扎根民族學校 承諾執教一生
五營民族學校因教學環境差,師資力量弱,導致工作開展難,留住老師難。但她面對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她毅然留了下來,一干就是十幾年。“我要在艱苦的五營學校執教一生!”藺春燕時刻踐行著自己的諾言,被師生稱為“趕都不走的老師”。
扎根民族學校“趕都不走的老師”
藺春燕,女,1982年1月出生,濱州市無棣縣車王鎮五營民族學校教師,中共黨員。五營民族學校因教學環境差,師資力量弱,導致工作開展難,留住老師難。但她面對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她毅然留了下來,一干就是十幾年。“我要在艱苦的五營學校執教一生!”藺春燕時刻踐行著自己的諾言,被師生稱為“趕都不走的老師”。

她對待學生不以成績定優劣,對每一位學生都給予同樣的關懷。班里有個叫從彬的學生不是沉默就是欺負同學。藺春燕發現問題后就主動接近他,經過了解才知道從彬是個不幸的孩子:媽媽去世,爸爸又長年在外搞運輸照顧不上他,失去母愛,又得不到父愛,他才變得自暴自棄,犯錯違紀不斷。藺春燕就多給予從彬幫助、呵護,扣子掉了幫他縫上,頭發長了給他理發,從彬在家吃不上飯時還給他做飯。同學們也開展了我為“從彬送溫暖”活動,在藺老師和同學們的感召下從彬重新回到了集體的懷抱。
多年來,藺春燕所帶的班級地理及格率均達90%以上,優秀率達到50%以上,教學成績一直位居全縣前茅。“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對后進生要給予溫暖,給予信任,要為他們的轉變提供最適宜的氣候和土壤,要使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去掉自卑,樹立自信。”“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后退找理由。”這是藺春燕常說的三句話。她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作了大膽的嘗試,探索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改變了過去的封閉式、保姆式的教育方法。讓每一位學生在她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是藺春燕追求的目標,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她每一節課的任務。
因表現突出,藺春燕獲得“省優秀教師”、“濱州市最美職工”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