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公益的辭書博物館
在企業退休后,仍堅持多年養成的習慣,堅持看書學習,堅持買書淘書,堅信獨有不如共享的信條,讓社會共享他的收藏,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王英余今年65歲,在企業退休后,仍堅持多年養成的習慣,堅持看書學習,堅持買書淘書,堅信獨有不如共享的信條,讓社會共享他的收藏,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五十多年前,王英余在父親的引導熏陶下,迷上了收藏辭書,見到各種版本的字典辭典,都會想辦法買回來。多年過去了,他以收藏了各種版本的字典辭典兩千多種,2010年11月,英國世界吉尼斯紀錄總部確認他為世界個人收藏漢語辭書最多的人。
收藏的辭書多了以后,自己看不完,他就把書借給別人看,把買重復的書送給別人。后來他注冊了辭書博物館,公開的向社會免費開放,共享他的辭書。女兒在煙臺打工,他也隨女兒定居開發區。在開發區管委和圖書館的扶持下,為他提供了恒溫恒濕自動消費報警的房間,用這些辭書開辦了公益的辭書博物館。布展時,全家出動,精心設計,投入資金和精力,制作展柜,搬運書籍,繪制圖版,安裝設備,陳列擺放展品,經40多天籌備,2015年10月31日開始向公眾開館,因辭書博物館是公益性企業,不收任何費用,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全年開館天數330余天,2016年春節休息兩天,初三開始接待參觀人員。五一,十一,元旦,周六和星期天等法定節假日均照常開館。每周日上午去書市購書,下午正常開館。每天開館時間,早上9點至下午4點,每天開館時間至少七小時,中午不休息,每周開館時間42小時。參觀人多時開館到下午5時。冬季刮風下雪,夏季日曬雨淋,風雨不誤,確保開館時間不受影響。開館接待全部由館長親自主持,所需費用除水電費用外,交通、飲食、工資補貼、館內經費等全部費用由館長承擔。
煙臺辭書博物館暨煙臺開發區圖書館辭書展室開館兩年來,接待參觀總人數五萬人次左右。除接待參觀人員外,辭書博物館把查閱圖書資料作為重要一項,為需要的人提供方便。辭書博物館的辭書不但是展品,還是學習的資料。為不影響正常參觀,博物館規定,每周星期三是查閱資料的時間。有需要查閱辭書的,可以打開展柜,拿出書籍,供人現場查閱,并提供參考查閱服務。一年來,先后為數十人打開展柜,拿出辭書,供人查閱。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為查閱先人墓碑上的一個字,數次來館查閱清朝的康熙字典和民國的辭海等辭書,終于查清了字的字型和字意。對有需要的稀缺書籍,給以長期的借閱服務,有的借書時間已超過半年。還向區圖書館捐獻有關書籍。
辭書博物館開館一年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贊譽,很多人參觀后給予高度評價,辭書博遠古,書展勵后人,辭書博物館已經越來越成為開發區的一個文化名片,新的景觀景點。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