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造血干細胞點亮生命
徐浩睿,男,漢族,1971年3月出生,山東省莒縣人,莒縣仕陽水庫管理處職工。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義務獻血、愛心捐助等社會公益活動,走訪捐助困難家庭100多戶,資助困難學生60多人,定期到3個鄉鎮的敬老院進行志愿服務,幾年來捐款捐物累計達2萬余元。

徐浩睿,男,漢族,1971年3月出生,山東省莒縣人,莒縣仕陽水庫管理處職工。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義務獻血、愛心捐助等社會公益活動,走訪捐助困難家庭100多戶,資助困難學生60多人,定期到3個鄉鎮的敬老院進行志愿服務,幾年來捐款捐物累計達2萬余元。
2017年11月29日上午,徐浩睿在濟南軍區總醫院順利采集造血干細胞160ml,成為全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第6914例,山東省第590例,日照市第13例(本年度我市第3例),莒縣第3例。
徐浩睿用他的愛心幫助一個生命重新起航,點燃了一個家庭的希望之光,這是愛相隨、生命相隨!這種無私奉獻、挽救他人的善行義舉,是新時代青年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為全社會樹立了熱愛公益事業、無私奉獻的榜樣。
2014年5月,日照市紅十字會向社會公開招募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徐浩睿隨即報名進行了血樣采集,成了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今年1月,徐浩睿接到省紅十字會通知,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接到通知后,徐浩睿毫不猶豫答應進行捐獻。因為他很清楚,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適合捐獻的概率甚至達到了幾百萬分之一,這冥冥之中的緣分,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心。“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是我們碰到這種情況,如果我是患者,怎么辦?現在,用自己的干細胞去挽救一個生命,挽救一個瀕臨絕望的家庭,榮幸又義不容辭。自從成為一名志愿者,自己就做好了捐獻準備,期待能夠幫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得知徐浩睿要捐獻造血干細胞后,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持支持鼓勵態度,尤其是家里老人,聽說配型成功以后,就不讓他抽煙、喝酒了。為了使捐獻獲得更好的效果,徐浩睿自己也特別注意人身安全,并在飲食中注意營養搭配,更加注意休息,保證用自己最好的狀態去幫助別人。10月,徐浩睿根據要求進行了全面體檢,檢查結果身體各項指標一切都符合捐獻條件。11月29日6時,在濟南軍區總醫院血液病科,徐浩睿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打上了捐獻前的最后一針動員劑,促進干細胞從骨髓中分離。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息,上午9時,醫生開始從徐浩睿的體內采集造血干細胞。雖然是第一次捐獻,但是徐浩睿顯得特別淡定,只希望把自己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出來,以最快的速度供給患者使用,盡早地挽救患者的生命。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緩緩運轉,帶著徐浩睿體溫的造血干細胞被不斷采集到血袋中,3 個小時徐浩睿獻出了16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這帶著徐浩睿體溫和愛心的造血干細胞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河北,輸入到患者體內。
徐浩睿還打算將山東省紅十字會發給自己的捐獻慰問金捐給了小患者,因為患者還小,需要錢的地方還有很多,這樣能更好地挽救她的生命,拯救一個瀕臨絕望的家庭。徐浩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救助了患者和患者的家庭。
在生活中徐浩睿同志也是這樣,用自己的愛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努力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2016年春天,徐浩睿參與了“萬名干部結窮親”活動,在走訪過程中,貧困老人的生活現狀觸動了徐浩睿的心。2017年5月,在招賢鎮前石汪峪村一戶人家里,一位耄耋老人握住一位中年男士的手,連聲說:“老叫你花錢怎么好意思?謝謝你來看我們,謝謝啦!”這是貧困老人發自內心的感謝。當天徐浩睿出資2000多元購買了面包、牛奶等食品,在水庫管理處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對前石汪峪、崔家四山子、梁家四山子三個村莊21戶貧困戶老人進行了愛心捐助。2017年9月,徐浩睿出資2400元購買了40份牛奶、面包到桑園鎮敬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望老人們安享晚年,在徐浩睿將牛奶、面包遞到解廷須老人手中時,老人的眼睛濕潤了,連聲感謝:“謝謝你!謝謝黨培養了你這樣的好干部!”
在工作中,徐浩睿同志一樣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每次電站機電設備檢修,老是臟活累活搶著干,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在電站非發電期間,為了盡快適應電站自動化運行的需要,一有時間積極學習業務知識,在單位組織的各種活動中,都毫不猶豫地踴躍參加。為倡導同事們熟練掌握業務知識,提高技術水平,今年10月份自費購買45本業務書籍供同事們平時學習使用。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