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婦同時照顧四位生病親人 用柔肩撐起多難家庭

劉溫香,女,漢族,1980年3月出生,群眾,是昌樂縣鄌郚鎮西李家莊村的一名村民,平時依靠與丈夫種地得來的微薄收入維持整個家。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在鄌郚鎮西李家莊村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祖孫三代五口人,卻有四口人生病,日子過得舉步維艱,媳婦劉溫香用堅強支撐著整個家庭。像大多數家庭所期許的那樣,“幸福之家”四個字是他們最簡單樸素的愿望。
80后,大多已結婚生子,有公婆幫著照看孩子,他們只管按部就班工作,享受著幸福甜蜜的生活。然而,昌樂縣鄌郚鎮西李家莊村的80后媳婦劉溫香卻無法感受到這種來自家庭的幸福,她目前的情況是:家里有患有滑膜炎靠常年吃藥維持的73歲的婆婆,因腦出血癱瘓在床的76歲的公公,因基底節出血(腦出血)在醫院治療的老公和因從小就腦積水生活不能自理的10歲的兒子。家庭屢遭不幸,這個80后的女子不離不棄,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
無怨無悔照顧生病公婆和兒子 身似陀螺永不言悔傳孝道
80后姑娘劉溫香與李桂福結為夫妻后,像其他年輕夫妻一樣,期盼著生個健康寶寶,一家人踏踏實實過日子。但是,兒子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沉重打擊。2007年11月,劉溫香和李桂福的兒子李金洋出生,因出生時大腦積水,李金洋智力低于正常人。李金洋小的時候還會說話,隨著年齡增長,李金洋漸漸變得沉默寡言,現在基本就不說話,生活也不能自理,連吃飯都是家人喂。多少個夜里,劉溫香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想放肆大哭又怕影響家人心情,只能忍著自己默默流眼淚。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夫妻倆也沒帶兒子去醫院治療。平常,劉溫香與丈夫起早貪黑經營家里的田地,公公婆婆幫忙照顧生病的兒子。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5年,劉溫香的公公李漢文突發患腦血栓被送去醫院,在婆婆和自己的悉心照顧下公公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恢復了意識,但從此卻不能說話,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因患有滑膜炎常年腿疼,疼的厲害的時候連路都走不了,劉溫香經常給婆婆按摩腿部,緩解婆婆腿痛。劉溫香每天在下地干活之后已經是十分勞累,但回到家后還是會仔細照顧照顧公公婆婆和兒子,不讓他們感覺到有壓力。說到自己的兒媳婦,兩位老人眼眶紅了,“這么多年,這個家多虧了這孩子啊!”
屋漏偏逢連夜雨 但她不離不棄陪伴癱瘓丈夫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俗語在劉溫香身上并沒有應驗。劉溫香的丈夫李桂福在今年正月初四走親戚回家后,突發腦出血暈倒在地,被送往醫院。現在七個多月過去了,李桂福依然不能下床走路,生活不能自理。面對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劉溫香選擇陪伴。在這七個多月的時間里,劉溫香衣不解帶,日夜守在病床邊照顧丈夫,喂飯、照顧大小便、擦洗身體等等,人瘦了整整一大圈。為了不讓丈夫的肌肉萎縮,她每天還幫丈夫按摩、拍打他的肢體,并不停地跟他說話,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面對巨額醫藥費,丈夫李桂福多次要求放棄治療,劉溫香總是耐心的勸慰丈夫,不要放棄,錢沒有了可以再賺,身體是最要緊的。
家中頂梁柱突然倒塌,生活的艱辛好幾次讓這個家庭崩潰,但是劉溫香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堅持用柔弱的肩膀承擔起了一個家的重量。困境沒有讓劉溫香退卻,反而激發起她和命運抗爭的勇氣和力量。她在醫院每天盡心盡力照顧生病丈夫,抽空還要回家看望被親戚好友輪番照顧的公公婆婆和孩子。家里實在沒有錢了,就只能厚著臉皮向親戚好友借錢,好在親戚好友都十分理解,也都對這個困難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西李家莊的村干部也組織村民給這一家人捐錢,并時常會去劉溫香家里看望并送去一些吃的用的,這讓劉溫香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為了這個家,劉溫香默默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掩蓋著自己脆弱的心。
都說80后是不能吃苦的一代人,劉溫香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80后女子的堅強與堅韌。丈夫住院治療的7個多月來,劉溫香經歷的是一次次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挑戰,她的生活節奏一直像陀螺樣高速運轉,從沒有歇息一天。但至始至終,她用博大的愛呵護著家人,不曾抱怨過一句。
雪化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操勞的歲月,是青春最美的風情。生活中,平凡的我們,不需要什么豪言壯語,不需要什么驚天動地。我們應該向劉溫香學習,默默地、平凡地做好自己的事。讓我們祝福她,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也同樣鼓勵自己,只要愿意付出,只要心中有愛,我們都是幸福的。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