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雙肩扛起生命之重
三年傾力照顧罹患重癥的小叔子,二十年傾心侍奉年邁的婆婆--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第四中學(xué)教師王錫英,用柔弱雙肩,扛起家人的生命之重;用平凡大愛,詮釋著生活的真諦;用人間至孝,昭示著超越平凡的勇氣。

三年傾力照顧罹患重癥的小叔子,二十年傾心侍奉年邁的婆婆--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第四中學(xué)教師王錫英,用柔弱雙肩,扛起家人的生命之重;用平凡大愛,詮釋著生活的真諦;用人間至孝,昭示著超越平凡的勇氣。
2006年,王錫英愛人的弟弟不幸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黑暗,看著日漸消瘦的小叔子,終日以淚洗面的婆婆,愁容滿面的丈夫,作為大嫂的王錫英站了出來。小叔子住院期間,王老師悉心照料,她一邊寬慰小叔子要安心治病,一邊積極地為小叔子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當她聽說只有干細胞移植才能徹底根治小叔子的病時,她毅然決定把唯一的住房賣掉為小叔子治病,她說:“房子沒了可以再慢慢掙,命只有這一次,要先救人”。 也許是命運的眷顧,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老師打聽到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很有效果,小叔子在嘗試過后病情果然慢慢好轉(zhuǎn)起來。
隨著小叔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如何調(diào)養(yǎng)又成了擺在一家人面前的問題,為了能讓小叔子有個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王老師決定把小叔子和婆婆從老家接到自己家中親自照顧,本就狹小的房間一下子多了兩個人變得更加擁擠不堪,但是王老師從來沒有過一句怨言,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王老師承擔了所有的家務(wù)。小叔子大病初愈飲食頗有禁忌,年邁的婆婆患有糖尿病要格外注意飲食,而年幼的女兒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為了讓全家人都能夠合理膳食,王老師每天早晨五點半就得要起床開始忙活,絞盡腦汁為全家人準備可口的飯菜,這一做就是兩年。
王錫英和愛人收入并不高,夫婦倆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并舉債十余萬承擔了小叔子三年來的治療費用。這期間夫婦倆沒有添過一件新衣,直到2011年兩人才還清了所有欠款。有人說她犯傻,認為作為嫂子的她沒有必要做那么多,但是王老師卻說:“即使是陌生人患重癥我也要捐助,何況是自己的小叔子?我用十幾萬元換回了小叔子的生命,換回了家庭的圓滿,這就足夠了”。
現(xiàn)在,小叔子已經(jīng)恢復(fù)健康并結(jié)婚生子,他說:“多虧了我有這樣一位博愛無私的好大嫂,當?shù)弥『螅粗》康牟∮严嗬^離去,我想我也肯定治不了了,是大嫂一直沒有放棄我,她的悉心照顧才讓我有了重生的希望,我才能活到現(xiàn)在”。
王錫英老師是小叔子眼中的好大嫂,也是婆婆眼中的好兒媳,父親眼中的好女兒,學(xué)生眼中的好老師。王老師的婆婆因意外造成骨折,住院期間王老師悉心侍奉,擦臉擦身、端屎端尿,病友無不羨慕的說:“大姨,您真是攤上了個好閨女”;王老師母親早逝,父親一手將其姊妹拉扯成人,她省吃儉用每年安排父親旅行。在四鄰鄉(xiāng)親眼里,把父親放在心上的女兒是個“寶”,遠遠超過曬旅行照片帶給自己的無上享受;王老師捐資助學(xué)幫助貧困的孩子,并用她高尚的風(fēng)格帶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參與到捐資助學(xué)活動中來。
孝敬老人頤養(yǎng)天年,敦行兄睦弟恭的孝悌家風(fēng),讓親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王錫英老師用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續(xù)寫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華章。
責(zé)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