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養雞回報奶奶
劉國棟,來自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槐劉莊村。與85歲的奶奶相依為命,自出生便被確診為腦癱,母親改嫁,父親患上精神疾病。“我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但做人不能自私,照顧爸爸和奶奶,這是我的責任。”劉國棟如是說。今年,他開始養柴雞,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劉國棟,來自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槐劉莊村。與85歲的奶奶相依為命,自出生便被確診為腦癱,母親改嫁,父親患上精神疾病。“我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但做人不能自私,照顧爸爸和奶奶,這是我的責任。”劉國棟如是說。今年,他開始養柴雞,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奶奶,你養我一個傻子干嘛?”
“奶奶一個人忙里忙外不容易,我二年級沒上完就輟學了。”劉國棟說,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年僅10歲的他便開始出去撿破爛。
在國棟14歲那年春節前發生了一件讓他難忘的事,“我拿著奶奶節省出的90元錢從集市上批發了一些鞭炮,可是在路上被其他小孩搶走了。”國棟說,這些錢都是奶奶從牙縫里攢下的。
“我當時就哭了,覺得自己是個拖累,真想一死了之。然而我又想,如果我走了,患病的爸爸和日漸衰老的奶奶,他們誰來管。做人不能這么自私。”國棟說。
為此,他要活得更好,活出自己的價值。
國棟心里明白奶奶撫養自己不易,他曾問過奶奶:“奶奶,你養我一個傻子干嘛?”
如今,能挑起家中重擔的他對奶奶更是孝順:“奶奶,你要活大大的年紀,你老了我好好孝敬你!”
以前的屋太破了,三間房都有窟窿。今年,國棟蓋了三間房,想方設法讓辛苦了一輩子的奶奶住進新房子。為了蓋房,除了親戚接濟,還借了不少錢。
母親改嫁,父親患上精神病
國棟的奶奶陳先愛說,國棟是2000年10月份出生的。當時家里窮,住不起醫院,他媽媽不得不在家里生產。國棟出生時臍帶繞頸三圈,造成小腦缺氧。他生下來不會哭,后來送往醫院治療,被確診為腦癱。
因承受不住這份壓力,國棟的媽媽生完孩子兩個多月后就改嫁了。而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的劉父,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雙重打擊,精神崩潰,患上了精神疾病。
當時已年過六旬的奶奶陳先愛又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一邊照顧患病的兒子,一邊撫養國棟成長。
國棟一天天長大,他因腦癱而引發的癥狀也日漸明顯,在村里的孩子眼中,每天“手舞足蹈”的他成了一個“異類”,形單影只。
但在奶奶眼里,國棟是非常聰明的。
村里電線桿上寫著“出售柴雞”等字樣的牌子,這些字都是國棟自己寫的。村民也說,別看他小學二年級都沒上完,會寫的字多著呢!凡事看了一遍,都能學個八九成。

劉國棟在工作閑暇給奶奶按摩
自力更生,養雞回報奶奶
今年,年滿17歲的國棟做了一件大事,他拿家中4畝大蒜賣得的2萬元錢買了1000余只雛柴雞。
為了證明自己能行,他全身心投入到養殖中。很多雞苗放在一起,容易造成踩死現象。為此,即便是6月份最熱的天氣里,國棟也不分晝夜待在雞棚中。
“養殖的柴雞是按斤銷售,大多是通過集市,但銷量很少。”國棟說,后來很多愛心村民前來購買。
眼看養殖的柴雞就要賣完,國棟對將來又有了新構想。
“我想擴大養殖規模,和其他跟我同樣有缺陷的人一起,辦一家真正的養雞廠,自食其力,證明我們殘疾人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國棟說。
想見媽媽一面,告訴她:我不是拖累
“還有一個愿望就是,我很想見媽媽一面。不為別的,就是想告訴她,我不是一個拖累,我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能養活你們。”盡管很費力,但他還是慢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出心里話。
國棟還用借來的音箱,唱起他最喜歡的歌——《感恩的心》,他希望通過記者的鏡頭感謝所有關心他的愛心人士。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國棟說這兩天加他微信的有將近1000人,還有來自山東、江蘇、北京、甘肅等很多地方的人給他打電話要買他養的柴雞,有的人在微信上給他發紅包、轉賬,但都被他拒絕了。
他說:“自己掙錢自己花,花自己的錢心安理得!”
國棟說,他養的雞賣相并不好,價格也不是很高。最開始他只是在微信朋友圈上賣柴雞,一天只能賣出去5、6只。后來很多愛心人士通過朋友圈幫他宣傳,有愛心協會一次就買走了170多只雞。
他從今年七月份開始養的1350多只雞,到目前為止,已經賣到還剩200只左右。眼下天冷了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他準備等過了年再多養一些。
現在他和奶奶過得很好,平時給奶奶做做飯、喂喂雞。奶奶年紀也大了,不用讓奶奶掙錢,他來養奶奶就行了。
心若向陽,何懼風霜。
自立自強,孝善益彰!
自力更生的人值得尊敬!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