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財,男,1957年8月出生,東營市測繪院退休職工。
年已六旬的楊志財,在退休后加入了東營市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雖然沒有做太多驚天動地的事,但是他用堅持為自己贏得了大家的稱贊。從2016年7月23日正式加入到現在,短短一年零3個月的時間,楊志財的志愿服務工時就達到了1200多個小時,成為一個四星級志愿者“老將”。

為就診市民提供飲水服務
2016年7月23日,第一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楊志財就來到了當地的養老院,為老人們包餃子。“我不會包,但是我會搟面皮。當餃子出鍋了以后,給老人們端過去時,我能看見老人們都非常開心,而且他們的那種笑容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活動讓楊志財發現,志愿服務活動所得到的不光是工時的積累而已,而是別人的一聲感謝,別人投來的贊賞眼光等等,這些讓楊志財的心理暖洋洋的。
這次活動讓楊志財非常高興,他認為自己找到了退休后的人生方向,他要朝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楊志財便跟隨隊伍開始在西城的中心醫院和東城的市人民醫院做“志愿導診”服務。“我們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但也接受了醫院的專門培訓,對醫院許多程序非常熟悉,能給患者提供很多力所能及的便利。比如患者掛號、取藥等,我們都可以一路引導。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患者少跑冤枉路,盡快的解決問題。”

在醫院為就診市民提供導診服務
如今在醫院都安裝了自動販賣機,但是不少市民口袋中并沒有零錢。楊志財每次去都要準備400多塊錢的零錢,如果有市民需要買東西但沒有零錢,楊志財就主動幫市民兌換。經常在醫院里,楊志財多次撿到錢包、皮包歸還失主。還有一次,他遇到一名孕婦羊水破了,他和同伴就一起將孕婦扶上輪椅,趕緊將她送到急診室,最后孕婦順利生產。
從去年7月份以來,楊志財堅持每周去市人民醫院、中心醫院。“這一年多以來,除了馬拉松比賽、自行車比賽兩周,組織安排我去現場當志愿者,沒能到醫院去以外,其余每周我都到醫院里去做志愿者。”大年初一的時候,楊志財早上吃過水餃之后,就匆匆從西城家里打車前往人民醫院,他的這種做法也讓不少人很感動。
作為志愿者組織里年齡比較大的一位,楊志財對自己的要求卻并沒有放松。而且堅持做志愿服務。除了他本身就熱愛志愿服務,喜歡做公益以外,家人也非常支持他。“他退休在家里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既然他現在有了新的追求,那我們作為家人也應該支持他。”楊志財老伴兒見到他現在現在做公益非常開心,也從心底里支持他,“我身體不好,不然就跟他一起去了。”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