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付出譜寫兩個不幸家庭的幸福曲

劉俊麗,女,1966年2月出生,威海經區泊于鎮鹽灘村村民。二十多年前,前夫車禍去世,留下七旬婆婆和光棍叔叔。重組家庭后,丈夫帶八旬母親和未成年女兒。二十余年,劉俊麗用一副柔弱肩膀撐起兩個破碎家庭,用無私的愛和無悔的付出讓兩個家庭變得溫暖和睦,她的故事在群眾中廣為贊頌。
劉俊麗,現年51歲,23歲那年她和本村青年劉鋒自由戀愛,同年喜結良緣,次年生下一個兒子叫劉華光。小兩口承包果園,收入可觀,日子過得很紅火。但好久不長,1994年春天,劉鋒因車禍不幸身亡。從此,她就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劉鋒兄弟姐妹共5個,當時母親已70歲,還有一個身殘體弱60多歲的光棍叔叔,對于劉俊麗這個孤兒寡母的破碎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兄弟姐妹都勸她,二位老人的贍養和負擔不用她承擔,她卻說什么也不肯,主動扛起照顧這個家的責任,她說:“劉鋒雖然走了,但贍養老人的義務我要替他來承擔,為老人盡孝。”
因為家庭情況特殊,負擔重、壓力大,劉俊麗先后談了幾個對象,都以失敗告終。直到2005年,結識了現在的丈夫姜宗華。姜宗華,乳山人,上有80多歲老父親,下有一個12歲的女兒姜曉霞。婚后,劉俊麗就將女兒的戶口遷到鹽灘村,同時把女兒接來,送到泊于中學讀書。她像對待親閨女一樣每天照顧女兒生活、學習,無怨無悔,一直到女兒出嫁。
2016年農歷十月初九,是女兒出嫁的日子。劉俊麗把乳山的老父親及親戚都接到鹽灘來送女兒出嫁,為了把女兒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她拿出了打工幾年的全部積蓄。第二天,女兒和女婿回家探望父母,在喜氣洋洋的酒席上,不善言辭的姜宗華禁不住飽含熱淚,說:“我和劉俊麗的結合,真是姜家的福分,對女兒關愛、照顧無微不至,對我的老父親也關心孝順。蒼天有眼,賜給我們姜家一個好媳婦。”
此外,劉俊麗前夫的光棍叔,2005年患上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癥,整天叫喊哭鬧,生活不能自理。劉俊麗每天都要為他沖刷換洗,白天忙完農活晚上洗,不知不覺照料了半年多,直到秋后逝世,享年81歲。
2016年9月,89歲高齡的婆婆突患腦溢血,劉俊麗和兒子第一時間將婆婆送到醫院搶救,經搶救命保下來,全身癱瘓對這個家庭無疑又是致命一擊。住院期間,一家三口輪流照顧,兄弟姐妹要去替換辛苦的劉俊麗一家,她說:“現在各家都忙著收蘋果,這里有我們就行了。”出院后,姐妹商定每家輪流照顧。每逢輪到劉俊麗,她照顧得非常精心,飲食隨著婆婆的口味做,衣物換洗也很勤快,每逢風和日麗的中午,她總是用輪椅推著婆婆出去曬太陽。婆婆逢人就夸,劉俊麗真是個好媳婦。
劉俊麗的事跡感動了周圍的鄉鄰,大家說她是天下難找的好媳婦、好繼母,質樸的她卻說做人本該如此。劉俊麗就是這樣用自己20多年無怨無悔的付出,將兩個破碎的家庭融為一體,以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奏響了家庭和諧幸福曲,奏進了群眾的心坎里。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