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欣,女,漢族,1989年8月出生,現為濟寧市兗州區顏店鎮夏村村民。
四年前,鄭欣在兗州區顏店鎮政府駐地附近開了一家名為“天福蛋糕房”的蛋糕店,主要經營蛋糕、面包、各類點心等食品。憑借童叟無欺的誠信經營,鄭欣的蛋糕店生意一直不錯。
作為食品行業經營者,鄭欣始終嚴把進貨采購渠道。每次購買原材料,她總是貨比三家,她說:“寧肯貴些,絕不買次的,面包是人吃的,我不能為了掙錢,而昧良心”。顧客們常夸她“用料實在,不像有的蛋糕房,做出來的面包松松垮垮的。在她眼里,添加了防腐劑、添加劑和機器味道的糕點不能稱之為良心糕點。她銷售的面包及蛋糕都是現做現賣的,保證到消費者手中的都是當日最新鮮、美味的,這樣既能保留住蛋糕中的營養成分,也避免了過期變壞的可能。
2015年冬天,鄭欣學會了用支付寶和供貨商進行小額貨款交易。有一天,她的手機收到一條通知:支付寶收到12000的轉賬。一直都勤勞守信的鄭欣從不相信不勞而獲,她沒有被憑空多出來的12000元沖昏頭腦,第一個想法是:這會不會是新型的詐騙手段?她打電話咨詢了支付寶客服,再三確認無誤。
12000元對于事業剛開始起步的鄭欣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它意味著可以買新款手機、可以帶家人外出旅游、可以更換烘焙設備……這是一種多么大的誘惑!但鄭欣心里卻很清楚,這筆錢不屬于她,若她昧著良心收下,這就是不義之財。鄭欣沒有絲毫猶豫,決定要把錢還給失主。根據實名認證,她確定這筆錢來自之前曾有過合作的供貨商。對支付寶變得半信半疑的她,在和失主取得聯系后,小心謹慎的她建議和失主見個面,當場轉賬。第二天,失主從濟寧趕過來,鄭欣立刻一分不少地把錢轉了過去。“怎么也沒有想到錢能這么順利地回來!”失主感動萬分。鄭欣卻淡淡地說:“做人要憑良心,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能要。”
依靠良好的職業道德、誠實的做人準則,鄭欣得到了身邊鄰居和朋友的交口稱贊。誠實是她與人交往的準則,也是別人愿意與她交往的原因。面對別人的夸獎,她終保持一顆平常心。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