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浩君,男,1986年11月出生,威海經區(qū)皇冠街道金城社區(qū)居民。2017年8月12日傍晚,田浩君在逍遙灣國際海水浴場游泳時救出一位小孩、一位大人,然而自己卻不幸溺亡。9月21日下午,威海市綜治辦、威海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追授田浩君“威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我想申請‘見義勇為’,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健康、正能量的環(huán)境里長大。”田浩君妻子賀博渲說,這是她執(zhí)著于一紙證明背后,全部的動力。現年31歲的田浩君和妻子賀博渲擁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兒子嘻嘻剛剛14個月,“孩子出生后,我們倆忙得焦頭爛額。我和他很久沒有合影了。”賀博渲記得,8月24日,本是一家人約好去影樓拍全家福的日子。然而田浩君的生命,卻定格在了2017年8月12日。
走上俠義秉性的“宿命”
2017年8月12日下午,田浩君與媽媽、妻子及兒子在威海經區(qū)泊于鎮(zhèn)逍遙灣海水浴場內游玩,田浩君說自己“懂水”,他打小每個夏天都在海邊泡著。
在安頓完母親、孩子海邊玩沙后,夫妻倆在17時左右下海。兩人穿著賀博渲新買的情侶泳衣,紅色的主調、艷麗的大花,在海灘上很搶眼。沒過多久,夫妻倆聽到不遠處傳來男孩的呼救聲。田浩君正準備游過去,發(fā)現一位20多歲的男子迅速游去救援,行動之迅速使田浩君有些發(fā)懵,他望著遠方,關注著。但很快海面上又傳來了呼救聲,施救者開始在水里撲騰,兩個人漂得有點遠,情況危急。田浩君看到這個情況,想也沒想,徑直離開妻子,急速向那兩個人的方向游去救援。游客漸漸圍攏,在賀博渲的記憶里,“起碼有五六個大人,都在邊上看著”。自信“懂水”的田浩君一頭扎進水里,把小男孩托舉上來,小男孩被一位50多歲的男子夾著脖子往岸上送。田浩君沒有收手,將注意力轉移到情況同樣危急的施救小伙身上。這時,一輛游客駕駛的海上自行車經過,田浩君把小伙子推上車,兩位被救者成功脫險。
這位騎自行車的游客后來坦言,“的確當時在水里的人推了小伙子一把”。
12歲的小聰(化名)在“非常近”的距離目睹全程,他事后和母親一起作為目擊證人出面。在他的敘述中,一位救人的叔叔被救上自行車后,車子就離開了,而另一位救人的叔叔只在水里撲騰一下,就成了小黑點,消失了。小聰以為“會水的叔叔游去別處了”。他就是田浩君。
遠望丈夫的賀博渲此刻也駭然發(fā)現車上沒有自己的愛人。回望海面,也沒有他的蹤影。她大聲呼救,卻無人注意。不知是體力不支還是過于震驚,她木木地在海上漂著,直到一位女孩發(fā)現后把她拖上海上自行車。
賀博渲上岸后報警。40分鐘后,田浩君被沙灘上一位摩托艇經營者打撈上岸。岸上急救人員馬上對他進行搶救,但沒能挽留住這個年輕的生命。
有一位“精神上不缺席的父親”
田浩君的家人在悲痛欲絕后,為了讓年僅14個月的兒子嘻嘻長大后,能有一位“精神上不缺席的父親”,他們決心為丈夫爭取“見義勇為”的稱號。“起碼讓孩子以后清楚知道,爸爸是救人走的。”妻子賀博渲表示。事發(fā)后,很多熱心市民也通過朋友圈轉發(fā)此事,田浩君的見義勇為行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最終,3名目擊者找到賀博渲,為田浩君的見義勇為行為作證,威海市綜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收到為田浩君申請見義勇為的書面材料后,經區(qū)綜治辦迅速啟動評審程序,召開專項評審會,最終,評審委員們一致認定田浩君的見義勇為行為。
“愛笑,老實人,愛幫人。”是對他的集體記憶
“我在聽說這個消息的頭一個小時,怎么也不愿相信,后來緩過神,他真的是走了……因為這就是田浩君干得出來的事。”田浩君生前好友陳濤說。他與田浩君共事近10年,在機械加工行業(yè),田浩君是最值得信賴的前輩。“新來員工不熟悉業(yè)務,他事無巨細,有問必答。”
高中同學大飛回憶,田浩君的仗義,由來已久。中學去孤寡老人院當志愿者,田浩君總是第一位報名;同宿舍一位同學骨折,田浩君背著他從宿舍到教室,一連好幾個月。
近年,田浩君、大飛和另一位高中同學組建了名為“懷舊黨”的微信群。田浩君在三人群里多次表述過,他想讓子兒嘻嘻和他們夫妻一樣,做個善良快樂的人。
熟識田浩君的人,對他的集體記憶是——愛笑,老實人,愛幫人。他用平凡而偉大的行動演繹著社會道義,用青春年華向我們傳遞著榜樣的力量。妻子賀博渲記得,2011年尚在和她談戀愛的田浩君聽聞“小悅悅事件”后,氣憤萬分,一個勁兒念叨:“害怕擔責任,難道打個120電話都不行嗎?”她認為丈夫田浩君走上的正是他俠義秉性的“宿命”。接下來,她將好好撫養(yǎng)兒子,等兒子長大懂事后會告訴他,他有一個了不起的父親。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