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鵬,女,漢族,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兗州人,現為濟寧市兗州區鼓樓街道司法所所長。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孔鵬先后指導化解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調解成功率超過98%,預防民轉刑案件2起,化解群體性械斗事件4件。由于工作突出,2017年孔鵬被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
從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之初,學習成了孔鵬每天的必備功課,她不僅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心理學、社會科學等業務知識,還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逐步成為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的行家里手。一卷卷調解檔案、一次次回訪歷程、一摞摞榮譽證書和一面面當事人贈送的錦旗,無不見證著她在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付出的心血。在她的200余份調解記錄檔案中,記載調解的小糾紛占到絕大部分。為處理好這些糾紛,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有時還要承受委屈和傷痛。
2014年6月的一天,孔鵬剛踏進辦公室,辦事處信訪辦的張主任就急匆匆地跟了進來,“孔所長,快跟我們梅家調解調解吧,他家情緒還是很激動”。孔鵬聽罷,沒來得及喝口水就跟著張主任往當事人家走去。原來,梅某的兒子在某工地干活不慎受傷。受傷后想得到巨額賠償款,卻一直和承包方協商不下來,所以半年來多次到街道反映情況。由于長時間事情沒有解決好,梅某的情緒一直很激動,許多參與協調此事的人員都被梅某的家屬罵過。剛走進梅某家里,還沒等她開口,就迎來了一句句不堪入耳的臟話。可是,孔鵬沒有吭聲,而是關切地問起了梅某兒子的傷情。見到這種情景,梅某家屬的情緒也慢慢穩定了下來。通過交流,孔鵬得知,巨額賠償款只是表面現象,出事之后,作為同鄉的承包方責任人卻一直未露面,這讓梅家心里接受不了。了解情況后,孔鵬積極聯系承包方,雖然吃了多次“閉門羹”,但孔鵬始終堅持不懈、苦口婆心的去和承包方聯系勸解。在孔鵬的努力下,承包方責任人終于意識自身的不當之處,專程到梅某的家中去看望,并且積極賠償,雙方結在心里的疙瘩就此解開,一場持續長達半年之久的矛盾糾紛就此平息。
轄區王某因犯非法經營罪于2011年被兗州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被兗州區司法局鼓樓司法所接收進行社區矯正。在社區矯正監管初期,王某認為判了緩刑就等于獲得了自由,對社區矯正工作不屑一顧。對此,孔鵬多次與王某進行談話,讓他明白判緩刑并不代表他現在是自由人,并嚴肅認真地介紹了日常監管的各項規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王某對社區矯正不再抵觸,變得積極樂觀起來,企業也在王某的經營下蒸蒸日上,目前職工已有上百人。
在領導眼里,孔鵬是一個出色的司法所長;在同事眼里,她是一個熱心人;而在家人眼里,她卻欠缺很多。參加工作以來,她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長假。當年僅14歲的女兒深夜獨自在家無人問津時,她卻在拆遷現場處理一起拆遷補償糾紛。多年來,孔鵬憑著一份執著與堅韌,克服了重重困難,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在社區群眾的心中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司法干警的贊歌。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