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高義森,男,1962年11月30日生,青島市黃島區王臺鎮觀里村居民,青島金世佳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事跡概述
他是先富起來的農村企業家,他心中常念感恩,不忘回報社會。他為吃不上自來水的省級貧困村朱家溝村投入20萬元實現了村民的自來水心愿;他拿出100多萬元幫助道路年久失修的小屯村修好了道路;他花費140余萬元讓王臺鎮公交站點設置了公交站亭為周邊的鄉親們遮風擋雨……他執著、愛心和膽識譜寫了農民企業家熱心公益事業的奉獻之歌!

高義森(左一)在查看自己幫助小屯村修筑的道路

高義森工作照
事跡正文
“我的根在農村” 幫貧困村送水筑路
2016年8月份,高義森得知省級貧困村膠河經濟區朱家溝至今未通自來水,他記在了心上。朱家溝村地處丘陵,人口少,底子薄,村里只有29戶居民,一位近80歲的老大爺和他聊天:“我最大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能吃上自來水。”在別的地方,自來水早已通到了千家萬戶,而在這里,老人們每天需要提著兩個小酒桶走上來回30分鐘的路程打水,看到眼前的一切,高義森的眼睛濕潤了,他緊緊握著老人家的手說,“不出一個月保證讓您吃上自來水”。
回來之后,高義森根據實地考察的情況,立即與工作人員通宵制定出鋪設供水管道路線、建設自來水控制室位置、鋪設分戶供水管道網等全部方案。第二天就組織專業人員到達朱家溝村開始這項工作,投資20萬元,經過20多天緊鑼密鼓的施工,朱家溝村通水工程完美落幕。
王臺鎮小屯村地處山嶺地帶,村莊集體經濟較為薄弱,通往外界以及下地耕種的路段年久失修路況極差,特別是趕上雨季,道路泥濘、行人和車輛通行十分困難,運送貨物需要多跑好幾趟。村民們每每說起這件事,就像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頭,只能唉聲嘆氣。
“要想富先修路!”高義森在了解情況后堅定地說道。他先后投資140余萬元,修筑了3000米平整而堅定的鄉村道路,為村民的出行、耕種、運輸等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村民們激動的說“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再也不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屯村幾代人的夢想今天終于實現了!”
被幫扶過的村民們經常說:“多虧了農民企業家高義森給辦的大好事啊。”聽到這些,高義森說:“在通上水修好路的那一刻,村民們高興激動的那個場面我至今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我是一名黨員,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的根在農村,我也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親們!”

高義森右)捐助困難群眾
不忘初心,扶危濟困彰顯責任擔當
自2005年起,每逢中秋、春節,觀里村的老人都會收到他送來的過節禮品,十幾年來從未間斷,目前已累計發放價值超過30萬元的物品,把溫暖送到每位老人的心坎上;公司一位員工6個月大的女兒患病,高義森聞悉此情況后,第一時間到醫院探望,并立即帶頭捐款2萬元,并發動公司全體員工紛紛解囊,募集愛心捐款3.7萬元。類似的事件數不勝數,近十年來,高義森參與各類慈善捐款、扶貧濟困捐贈資金已累計超過300萬元。
高義森同志作為一名從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者,對創業者的處境感同身受,如何幫助家庭困難的年輕創業者進行合理創業,高義森同志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思考。2015年他帶領著青島金世佳開發集團發有限公司投資5070萬元,利用廢棄20多年、占地37畝的高合廠房,借鑒北京798藝術區和成都東郊音樂廣場的設計理念,在保留舊工業時代建筑風格的基礎上,重構空間布局,注入新功能、新內涵,改造建筑面積達1.68萬平方米,成功將其打造成328創意特色商業街,現已引進西海岸王臺影城、長新民俗婚宴大廳等50余家企業入駐。同時為積極響應青島市建設“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號召,切實幫助家庭困難的年輕創業者,高義森特意在商業街設計了1100平方米的創客中心。
如今,作為一名農民企業家,在企業發展的同時,高義森在扶貧幫困、支教助學、服務農村的公益道路上正越行越遠……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