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救人顯大義
王豐華,男,1969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濟南市商河縣工商聯副主席。王寶路,男,1974年8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商河縣沙河鎮燕家村村民。王海粟,男,1970年12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商河縣沙河鎮堿場王村村民。

王豐華(左)、王寶路(中)、王海粟(右)
王豐華,男,1969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濟南市商河縣工商聯副主席。
王寶路,男,1974年8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商河縣沙河鎮燕家村村民。
王海粟,男,1970年12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商河縣沙河鎮堿場王村村民。
王豐華是商河縣工商聯派駐孫集鎮后堤村“第一書記”,王寶路和王海粟兩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村民,雖然工作的性質不同,但他們善良、憨厚、孝順的品質相同,面對落水人員,救人的心情也是一樣的迫切。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凌晨破冰救人的事跡感動了所有人,齊魯晚報以《謝謝他們救了我們全家》為題進行了報道。
不幸:孕婦凌晨送產途中墜河
2016年12月8日,商河縣韓廟鎮孫營村的崔女士怎么也不會想到,她的生產經歷會如此曲折難忘。凌晨3點鐘,崔女士去醫院生產的過程中,所乘車輛在途中不慎掉進河溝,車內幾個人從破碎的車窗戶逃出來爬到車頂上,可無奈離岸邊有三四米遠,寒風刺骨天氣嚴寒,河水又很深,大家束手無策。在拼命呼喊仍沒人趕來救援的情況下,其中一人仗著自己身材高大,拼命從河里爬到了岸上。遠遠地,她看到南邊的這戶人家門口亮著一盞燈,就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
救援:沙河好人破冰救人
家住商河縣沙河鎮燕家村的王豐華熟睡中,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救命啊,救命……我們的車掉到河里了,車上還有一個孕婦……”他立刻下床打開房門。從求救人急促的敘述中,王豐華了解到基本情況。人命關天!聽到這個消息,王豐華并沒有慌亂。他先沉著地撥打了120和119,然后回屋里拿了一個梯子,出來放到車上,跟求救人一起來到岸邊。
王豐華剛趕到不久,路北的王寶路和王海粟兩人也隨之來到現場。原來,兩個人都在附近開了一個門頭做小買賣,晚上也住在這里。睡夢中的他們聽到有人在喊,剛開始以為是哪家小兩口在吵架,沒有搭理。后來聽著越來越不對勁,在聽到“這里還有個孕婦,快生了”時,這才立即穿上衣服趕了過來。
原本幾個人想把梯子從岸邊伸到河里,讓她們幾個人順著梯子爬過來。然而發現,水比較深,加上落水者當時已經嚇得手足無措,根本無法實施自救。這時,王寶路作為幾個人里最年輕的一個,仗著身體好,又通水性,脫了棉襖穿著保暖衣,第一個跳到了已經結了一層薄冰的河水里。越往水的深處游,越感覺到河水的冰冷與刺骨。然而,他一心想救人,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感受,奮力游到車子旁,把孕婦的手掛到自己脖子上,拖著她又奮力地游回岸邊。
岸邊的王豐華和王海粟接過孕婦,平穩地送到了岸上。這時候,附近的其他一些村民也聽到了求救,拿著被子趕了過來,把孕婦緊緊地包裹住。王寶路因為體力消耗過大,加上手腳已經凍得僵直,無法再回去救人。王豐華和王海粟只能在幾乎沒過脖子的冰水中,扶著梯子,咬牙堅持著,用繩子把剩下的幾個人依次拽到了岸上。
送醫:爭取寶貴時間
救人救到底!孕婦在驚嚇之后,臨盆癥狀更加明顯,此時救護車沒有趕到。情況萬分危急,王豐華來不及處理被冰水浸透的衣服,二話沒說,又開著自己的車,疾馳在冬夜冰冷的馬路上,把孕婦送到了縣中醫院產科病房。不久,一聲嘹亮的啼哭聲就傳了出來,一個漂亮健康的女嬰平安地誕生了!
王豐華、王寶路、王海粟三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樸實地表示:“當時除了救人,啥想法也沒有” “就是一件小事,誰遇到都會這樣做……” “看到人都救了出來,孕婦也被送到了醫院,就覺得放心了……” “要說唯一的感受,那就是冷,真冷!”
救人英雄:這是應該做的
10日上午,商河縣委辦公室主任張連福代表縣委、縣政府與縣委宣傳部、縣廣播電視臺、沙河鎮黨委政府負責人慰問了這三位“平民英雄”,為他們頒發了道德模范榮譽證書,并送上了慰問金。收到慰問金后,王豐華把慰問金全部捐獻給了后堤村的15戶貧困戶和1所幼兒園。“錢不多,算是我對咱村老少的一點心意,救人的事兒本來就是誰遇到都會救的,這慰問金就給咱們村這些貧困戶分分。”
10日下午,產婦的家人帶著煙酒糖和滋補品等禮品來到王豐華、王寶路、王海粟幾個恩人家里,緊緊地握著恩人們的手,激動地表示“非常感謝你們這些好心人,救了我一家好幾口的命。現在我的心情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為了感謝熱心群眾的救命之恩,孕婦家人將寫有“見義勇為,人間大愛”的錦旗交到車禍施救英雄們的手中。
面對真誠的感謝,王豐華、王寶路、王海粟謙虛的說:“這是我們該做的,不用放心上。”三位救人英雄質樸的話語再次感動了產婦家人,在他們看來平凡的舉動,卻體現了見義勇為的優秀品質,在寒冷的冬夜溫暖著人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