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明,男,出生于1975年1月4日,現任濰坊中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住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長寧街。
4月5日下午3時許,在濰州南路18公里處,一輛由南往北行駛的黑色小轎車與道路隔離帶相撞,車輛發動機起火,車內人員被困,隨時有爆炸危險,情勢十分危急……濰坊中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明發現險情后,不顧自身安危,沖鋒在前,帶領員工,迅速控制火勢并撲滅,兩名被困人員成功獲救……
“危急時刻,他不顧自身安危,沖鋒在前一心救人!”
4月5日下午,王建明正在公司會議室與員工們討論工作,忽然聽見外面一聲巨響,順著窗外一看,發現一輛北行的小轎車與道路隔離帶相撞并起火,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情勢十分危急。
“趕快救人!拿滅火器!打120!”。情急之下,王建明的反應簡單而直接。說完他就第一個沖出門口,拿起傳達室的一個常備滅火器,率先趕到了事故現場。
趕到現場時,發動機艙已全部著火,火勢有蔓延到駕駛室的危險,看到傷者還在車上。千鈞一發,王建明不顧灼人的高溫和嗆人的濃煙,立即開始滅火,后面的同事們陸續趕到,經過共同努力,火勢迅速得到控制并最終被熄滅。此時的發動機艙已面目全非。
救火之后再救人!打開車門后,王建明才發現因車輛碰撞變形,駕駛員的雙腿被死死的卡住了,脖子也被安全帶勒住。他又趕忙找來工具,將駕駛員安全救出。后坐的一名乘客也因急速碰撞,意識出現模糊,無法行動,王建明又和同事們合力將其救出。之后,120急救車趕來,大家又一起將二人抬上了救護車。看著救護車呼嘯而去,王建明松了一口氣,帶著公司員工默默離開了現場,繼續他們未完成的工作。
“如果救援再晚幾分鐘,火勢蔓延到駕駛室,那兩條鮮活的生命就沒了,毀滅的將是兩個家庭啊!”附近的群眾念叨著,“如果施救的時候車輛爆炸了,后果真是不敢想象啊!”
被問到當時救險的情形時,王建明淡淡地說:“我也知道很危險,但當時真沒想那么多,那一刻,我只想著救人要緊。”
“做企業不能光想著自己賺錢,更要回饋社會!”
企業,追求利潤是核心目標。作為濰坊中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建明主要從事紙品加工機械生產經營,只有掌握核心競爭力,才能讓讓企業在行業內擁有強大的競爭力,技術出身的他,潛下心來鉆研新技術新裝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設備獲得了國家多項專利成果,企業年生產和銷售能力也處于行業前列。今年,他又準備投資建設一個占地50畝的現代化新廠區。
在帶領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王建明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誠信納稅,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前幾年,公司南面的馬司南路還是土路,并且坑坑洼洼,走在上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給周圍出行群眾帶來很大不便。王建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值街辦號召準備進行路面硬化的時刻,王建明積極響應,主動捐款,并在施工期間為施工人員送去防暑物品。一個月后,路修好了,王建明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他說:“我是來自鎮外的企業經營者,落戶以來,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企業規模大了,理應回報社會,修道便民,造福一方,不僅僅是國家的職責,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社會責任。”
“優先安排下崗職工,他盡己之力幫助別人!”
急人所急,幫人所難。王建明在用工的過程中,積極安排下崗職工和年齡偏大、家庭困難、身體瘦弱的再就業“困難戶”,每一個工人都是家庭的頂梁柱,失去穩定的收入對于一個家庭是災難性的,即使對公司的效益有一定影響,他也盡可能的照顧。
“我是從農村來的,知道沒錢的難處,對于有困難的家庭,能幫咱就幫。”一席話,平凡但不易。近幾年,王建明的企業里新增了30多名工人,其中下崗職工和困難職工就有 名。
在汶川地震等一些大的災害出現時,王建明總是積極主動的伸出援助之手。問起他時,他卻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做的還不夠,我現在僅僅做到了我能夠做到的”。
這就是王建明,一個時刻牢記社會責任感的人,一個默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一個處處展現正能量的人。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