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村民整個夏天涼快點兒,我們這會兒熱點算什么。”6月26日,烈日炎炎,孫傳森嫻熟地爬上梯子,擰緊變壓器上的螺絲。
“這臺變壓器安裝完成,就能滿足朱家窯村的夏季用電需求,村民們這個夏天都能吹上空調了,”孫傳森說得很愜意,仿佛就站在空調前,卻沒意識到自己后背已經被汗水浸濕了。
孫傳森工作的時候精神集中,充滿活力,然而他卻已經是一個50多歲的老黨員了。


說起孫傳森,在河山鎮無論老少,幾乎無人不曉,大家親切的稱他為“孫師傅”。從事配電工作一干就是30個年頭了,孫傳森先后任兩城供電所配電組長、河山供電所配電組長,曾榮獲日照市電業局農電技術比武第一名、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優秀員工。
在河山供電所工作期間,孫師傅結合當地實情,多次調整施工方案,利用現有10kV線路通道采用同塔四回架設,10kV河凱Ⅰ、Ⅱ線投入,建設成東港區在鄉鎮唯一的一條同塔四回線路。在一條線路出現故障時,可以通過其他線路供電,形成了互為備用的供電格局,保證了河山鎮重點區域常年不停電。
那種冷,一輩子都會記得。
說起最難忘的記憶,孫師傅一下子就想起2013年元旦。那幾天,氣溫低至零下十四五度,走在結冰的路面上,一陣風就能把人吹個趔趄。孫師傅正是在這種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帶領施工隊伍架設了大二嶺村10kv線路。
在嚴寒中進行施工,寒風不一會兒就能打透衣服,頓時從前胸涼到后背,從頭頂涼到腳底。腳踩在冰冷的腳扣上,手拿冰涼的工具,在高空作業,孫師傅咬著牙,在寒風中硬挺了兩天,終于完成了大二嶺村10Kv線路的架設。
孫師傅早已記不清那兩天工作了多長時間,記不清爬上爬下多少次,但是那兩天的寒冷,永遠也不會忘記。
每天線路架設完成,孫傳森都是累倒在車上的,半天才稍微緩和過來,很多人勸他休息幾天,但沒想到第二天孫傳森又早早到了單位。
在冬季電路故障的高發期,孫傳森從不把房間的溫度調太高,穿衣服也相對單薄,不斷訓練自己的抗凍能力,適應寒冷的環境,一來減少自己的感冒次數,二來避免在寒冷的環境中縮手縮腳而影響工作效率。
說起過年,沒有一個完整的記憶
2017年除夕,孫傳森帶領供電所幾個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對用電負荷進行測量調配,只為保證老百姓能安心過年。
大年初一,適逢下雨,河潮南線出現故障,造成61#桿開關打火。孫傳森陪同有關領導,帶領供電職工冒雨對河潮南線的開關故障進行排除檢修,及時根除了安全隱患,確保了節日平穩供電。
“每年都差不多,把休息和假日讓給年輕人。”說起這些,孫師傅格外平靜,在他的記憶里,幾乎沒有在家過年的記憶。
別人過節團聚的時候,就是電力工作人員最繁忙的時候。那些熱鬧的節日,恰恰都是用電高峰期,這個時候,更需要電力職工的堅守,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付出,才有了萬家幸福的燈火。
默默付出,卻不求回報。
去年,潮石路搶抓工期,加班加點推進。在施工中,地埋電纜曾多次被挖斷,孫師傅帶領供電職工急忙啟動應急機制,連夜進行搶修,有4次徹夜不眠,一直撲在工作一線。每次都是天快亮了,線路才恢復供電。
居民們不知道昨晚出現了電路故障,不知道電力工人付出了多少汗水,不知道是有人在漫漫長夜守護,才有了電力的保障,內心是否覺得付出不值得?筆者帶著疑問。
“如果老百姓知道停電了,知道我們在工作了,就說明我們工作失誤了。”孫師傅平靜地說道,“我們的付出從來沒想到需要任何回報。”
孫師傅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兒細微的故障,一門心思用在保證城鎮用電上,幾乎沒有影響過企業和村民用電,即使有備用線路,孫師傅也會毫不猶豫對問題線路進行檢修,確保安全隱患及時清除。
內心唯一的虧欠,是沒時間陪孩子。
“孩子,這個生日又沒法陪你過了。”孫師傅給孩子發了一條短信,本來還想在短信后面再加一句“明年生日一定陪你過!”,最終還是忍住了,因為他也不知道,這句承諾會否落空。
“停電就是命令!”只要出現了線路故障,孫傳森都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搶修并排除故障。
有一年生日,當家人還盼著他回家一起吃蛋糕時,他卻因線路故障,一邊急忙向故障現場趕去,一邊給家里發條簡單的短信。雖然心底有些許愧疚,但是到了故障現場,他立刻就全身心投入到線路檢查與維護中。
孫傳森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人雖然理解,難免會有牢騷,但他的回答是“干一行,愛一行。”
他的執著與敬業打動了家人,逐漸的,家人更加支持他的工作,“因為父親的工作,為尋常的百姓家都帶來了溫暖和光明,這就是他給我的最好的生日禮物。”孫師傅的孩子說。
“帽襯和帽殼之間一定要留兩三指的距離……” 知天命的年紀,孫師傅在辛勤工作的同時,還不忘培養新人,甚至連安全帽最舒適、最安全的佩戴方式都要手把手教。
為了電力事業,孫傳森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現在年紀大了,開始向新人傳授經驗與技巧,哪怕將來退居二線或者退休了,也一定要讓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讓光明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