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霞,1966年12月出生,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溫泉社區人,現任山東洪祥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身殘志堅,艱苦創業,誠信經營,用頑強的毅力創造出不凡的業績,用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參入慈善事業活動,回報社會和人民。她本人及家庭先后獲得“山東省五好家庭”、“臨沂市最美家庭”、“臨沂市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 。
跌倒之后 華麗轉身
20歲那年突如其來的一場事故讓蔣洪霞失去了右臂,正如剛剛盛開的花朵遭到暴雨擊打一般,蔣洪霞說那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在這之前她是一個特別開朗的人,走街串巷賣布匹、針織衣服,日子過的簡單而美好。可事故的發生,讓她從一個滿懷期待的少女變成一名殘疾人,她覺得天都塌了,從此變得特別自卑,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陷,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整整兩年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后來她去上海接受治療,在那里蔣洪霞見到了很多和自己經歷相仿的人,她被他們的樂觀和堅強深深的感染,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回到家后,她便勤學苦練,終于學會了用左手寫字、做家務。漸漸地,她的左手已能像右手一樣靈活,生活能夠完全自理。但是她并沒有滿足于現狀,心底總有一種聲音提醒著自己,“我不能就這樣了,雖然失去了右臂,但我不能失去燦爛的人生。”正是這種信念鼓舞著蔣洪霞一直走到今天。
相濡以沫 孝親敬老
199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蔣洪霞認識了宋慶祝,很快兩人便喜結連理。半年后宋慶祝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使原本貧困的家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擔落在了蔣洪霞和丈夫身上。為了更好的照顧婆婆,蔣洪霞便把婆婆接過來和他們一起住。為了支撐這個家,他們擺過水果攤,賣過豬肉。后來兩個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增添了喜氣,但是日子更是捉襟見肘,最困難的時候是靠著2毛7分錢度過了一周。即使這樣,蔣洪霞與婆婆始終沒有分家,她一日三餐,悉心照顧著婆婆,內心深處,她早已把婆婆當成了自己的親媽。2013年,婆婆突發腦溢血去世,蔣洪霞傷心過度大病一場,她說:“25年的相互扶持和關愛,讓我感受了親情的可貴,婆婆去世,從此這世間又少了一位懂我愛我的親人。”結婚27年來,蔣洪霞夫婦相儒以沫,從來也沒有紅過臉,吵過架。即使在困難的時候,也是相互鼓勵,共度難關。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兒子也光榮參軍,一家人其樂融融。
艱苦創業 誠信經營
1998年,蔣洪霞開始了她的創業征程。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包裝這個行業,并且看到了包裝行業的廣闊前景。創業初期困難重重: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面對這一切,蔣洪霞沒有退縮:沒有生產車間,蔣洪霞便把自己的家騰出來做廠房;缺乏機械,便靠手工勞作,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不懂技術,便四處學習,回來之后反復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包裝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壯大起來。她深知,做企業,誠信經營最為重要。為了謀求發展,爭取更多的客戶,她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從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加工生產到銷售,她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一毫不馬虎,使公司逐漸走向正規,2016年公司還被評為莒南縣誠實守信先進企業第一名。現在,公司已經有了自己的生產車間,一流的生產線,生產品種上百個,生產規模也翻了幾十倍,年產值已達上千萬元,每年繳納稅金數十萬元,為當地安置就業人員50多人。產品不僅占領魯南蘇北市場,還銷往北京、天津、浙江、廣東等地。2008年,在肥城“桃木節”上獲得省級金獎的產品包裝即是她的公司設計制作的。2010年蔣洪霞還承接了莒南首屆紅運會火炬及敬獻給胡錦濤總書記的“沂蒙頌”的包裝,為沂蒙人民增光添彩。
熱愛公益 奉獻社會
蔣洪霞從不把自己當殘疾人,不僅沒有為社會和他人帶來任何負擔,反而以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著貢獻。創業17年來,她一直秉承人性化的管理,蔣洪霞常說:“員工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員工一旦遇到困難,她第一時間幫助解決。2015年,一位員工的丈夫在內蒙古出了事故,得知員工家庭困難,蔣洪霞把家里僅有的錢都給了她,讓她去內蒙處理丈夫的后事。此后,蔣洪霞經常虛寒問暖,幫助她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逢年過節都會帶著禮品去她家里探望。正是她的種種善舉,感染感動著每一位員工,他們視蔣洪霞為朋友和親人,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愿意與她風雨同舟。也因此業內很多人開玩笑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們鉤住不愿意走的呢?”蔣洪霞不僅關心自己的員工,更把愛的目光投向了社會: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帶頭為災區捐款,員工們也紛紛解囊:30元、50元、100元……,積少成多,傳遞著愛的力量。
一路走來,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或許只有蔣洪霞自己能夠體會。她說:“上天對我不夠公平,因為它讓我健全的身體變得殘缺,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因為它給了我完美的人生和幸福的家庭。”她用堅強的意志闖出了一片艷陽天,用信念澆灌出一朵絢麗的生命之花。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