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萬元月薪支教貴州
牟陽丹妮,女,22歲,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放棄了月薪萬元的工作選擇了去大山深處---貴州省畢節市貓場鎮四甲村小學支教,成了67個孩子的老師。在這里,她經歷了之前21年不曾經歷的生活,第一次面對赤裸裸的貧困,第一次為貧困學生組織公益募捐,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里的孩子對教育的渴望。

牟陽丹妮,女,22歲,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放棄了月薪萬元的工作選擇了去大山深處---貴州省畢節市貓場鎮四甲村小學支教,成了67個孩子的老師。在這里,她經歷了之前21年不曾經歷的生活,第一次面對赤裸裸的貧困,第一次為貧困學生組織公益募捐,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里的孩子對教育的渴望。
2015年,牟陽丹妮從煙臺汽車工程學院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畢業,成了一名禮儀模特,全國各地到處參加活動,每天有300到600元左右的收入,一個月少的時候賺六七千,節假日的時候能收入一萬多元。2016年9月,牟陽丹妮從一個支教公眾號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貴州小學急需支教老師的現狀,憑著一腔熱血,她從貼吧里選定了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貓場鎮四甲村四甲小學,并聯系上了學校的校長。10月19日,21歲的牟陽丹妮獨自拉著行李箱,踏上了前往貴州省那個小山村的路。初到四甲村時,她就被渴望讀書的孩子們圍繞著,拉著手問她是不是會給他們當老師時,牟陽丹妮立刻就做了決定—留下來!
起初牟陽丹妮教三年級,后來校長正式任命她為一年級班主任,她便開始教一、二年級語文、音樂、美術、體育、思想品德等課程。住的地方距離學校步行要走1個多小時,牟陽丹妮就去蹭校長或男支教老師的摩托車,冬天山上三天兩頭刮風下雨不通暖,她就去鎮上買了個電熱毯,不會做飯,就吃煮雞蛋蘸醬油,生活條件雖然跟在煙臺時沒法比,但牟陽丹妮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在貴州支教的時間里,牟陽丹妮感受最深的是貧困導致孩子們家庭溫暖的缺失。當她發現山區學生連一件過冬的棉衣都沒有的時候,她跟母親商量給孩子們募捐冬衣的事,母親將募捐信息發到網上后,引起了棲霞果都星光公益服務隊的注意,他們通過QQ、微信等平臺發布了募捐信息,獲得了眾多愛心人士的響應,一天時間就收到了近200件衣物。而牟陽丹妮的母校棲霞市大慶路學校知道后,也在校內開展了募捐活動,募集了1000多件衣物,送到了山區孩子們的手中。今年上半年牟陽丹妮又僅用了一個月時間求助社會各界長期資助了所在學校8個家庭困難的學生。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