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癱瘓大伯12年
每天一早,王樹柱都會走進大伯王會堂的房間,擦身子、喂飯,抱到輪椅上出門曬太陽,動作連貫嫻熟。盡管家庭不富裕,但他從未虧待過大伯,還出錢給大伯買輪椅,只要有空就推著大伯出去透透氣,呼吸新鮮空氣。他不但孝順老人還團結鄰里,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王樹柱,1978出生,山東省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老城南街村民。
每天一早,王樹柱都會走進大伯王會堂的房間,擦身子、喂飯,抱到輪椅上出門曬太陽,動作連貫嫻熟。盡管家庭不富裕,但他從未虧待過大伯,還出錢給大伯買輪椅,只要有空就推著大伯出去透透氣,呼吸新鮮空氣。他不但孝順老人還團結鄰里,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王樹柱的大伯王會堂今年82歲,無兒無女。12年前,王會堂因腦血栓造成偏癱,從此失去行動能力。“他生活不能自理,大娘又體弱多病,老兩口孤苦伶仃,要是我不管,從良心、道德上都過不去。”從此,王樹柱主動擔負起照顧大伯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12年。
2009年,大娘因肺癌去世。為方便照顧老人,王樹柱便把大伯接到家中。久病臥床的大伯,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決,一日三餐全靠王樹柱一勺一勺地喂。“大伯胃口好,吃得多排泄多,經常拉到被褥上。白天還好說,晚上有些難。”提及這些,王樹柱這些年對照顧大伯沒有絲毫怨言,“小時候大伯沒少疼俺,他老了,照顧他是俺們的本分。”
為了避免大伯生褥瘡,王樹柱不僅要常幫他換被褥,還要定時翻身、擦身體。晚上,大伯拉屎撒尿也會喊他來清理,“半夜起來兩三次那是常事。”王樹柱說。除了在工地上打零工,王樹柱和妻子還飼養了200多只鴿子養家,但這都不夠他一家花銷。這些年,為了照顧好大伯,夫妻二人省吃儉用,省下錢來給大伯尋醫看病,改善生活。
長年累月照顧患病大伯,還要照顧自己年近七旬的父母,撫養兩個孩子,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妻子也不免有些怨言。“嫁給俺,她就沒享過一天福,伺候老的伺候小的,還要幫俺照顧大伯,俺虧欠她一輩子。”王樹柱充滿了對妻子的感激。在夫妻二人的影響下,大兒子王敬明也非常孝順,總是給大爺爺捶背、洗腳,還攢錢給老人買了收音機。“親情最可貴,只要我干得動,就一定好好照顧俺大伯。”王樹柱說。
王樹柱的事跡先后被德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他先后被禹城市市中街道黨委授予孝賢模范榮譽稱號,被老城南街評選為孝子之星模范標桿村民,并入選2015年度禹城市“四德模范”候選人。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