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女,1971年11月出生,威海臨港區國稅局稅政科科長。加入國稅隊伍23年來,始終扎根基層,堅守工作一線,牢記“做什么工作,就要擔當起什么責任”這一座右銘,憑借著真誠服務,勤勤懇懇,恪盡職守,贏得了納稅人的交口稱贊。
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她,以扎根基層、堅守一線的23載時光生動詮釋了何為崗位連著責任,責任系著崗位——
接到納稅人急需代開發票的電話,她放棄休息時間立即辦理,不慎磕掉了牙,磕破了嘴唇,第二天便踏上工作崗位;家中3位老人先后做全胃切除手術、腦出血、癱瘓在床,她只能利用節假日盡孝;從服務大廳到信息中心再到稅政科,她把每一個新的崗位都視作新的起點、更重的責任和更高的要求,縱使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忍也始終堅守崗位……23年來,她就這樣經常奔波在崗位與病床之間,沒有因此耽誤工作,因為她深知:“做什么工作,就要擔當起什么責任。”她,就是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稅政科科長——李燕。
“做什么工作,就要擔當起什么責任”,需要有迎難而上的實干精神。“我要辦好每一項業務,用微笑面對每一名納稅人”。自1994年進入國稅系統工作以來,李燕一直踐行著這樣的初心。
2008年8月1日,國稅局進駐工業新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后正式對外辦公。當時,辦稅服務廳只有李燕和另外一位同事,而其面對的是從原文登市苘山鎮和環翠區、經區劃轉遷移過來的1000多戶一般納稅人和幾百戶小規模納稅人,要承擔的是從稅務登記、發票管理、代開、申報征收、認證報稅、會計統計等所有前臺業務。
工作千頭萬緒,如何便利納稅人盡快辦稅?一個窗口設兩臺微機,一人同時辦理兩項業務;合理劃分申報時段,均衡分流納稅人;實行延時服務……可是,她在崗位上辦理業務一坐就是半天,口干舌燥地拿起水杯時才發現里面還是空的。午飯時間早到了,仍有納稅人在等待,她總是處理完才到餐廳湊合著扒拉幾口剩飯剩菜……
就在這緊張忙碌的日子里,一天,丈夫打來電話,哽咽地告訴她:媽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是胃癌,要做全胃切除手術。她腦子頓時一片空白,酸楚的淚瞬間涌出——多年來,公婆與她情同母女,公婆也沒有女兒,手術后最需要她的照料,可……此時,柜臺外納稅人一個接一個。她迅速背過臉擦干淚,轉身微笑著辦理業務。
其實,李燕對父親和公公也懷有深深的歉疚。1995年,父親腦出血,喪失了語言和吞咽功能,只能靠鼻飼維持生命,直到現在一直靠母親和弟弟照料。2014年、2015年,公公又先后兩次因腦梗住院,2016年突發腦出血,今年已在威海中心醫院ICU病房住了半年……
面對工作與生活的矛盾,面臨艱難甚至痛苦的抉擇,李燕從未請假,每天早早起床,精心為婆婆和公公做上可口的飯菜送去,晚上回家再趕到醫院照料,而對遠在老家東營的父親,她只能抽出節假日回去盡孝。
其實,她何嘗不想陪伴照顧父母,但扛在肩上的責任卻時刻提醒著她:納稅人需要自己!
2013年,“營改增”稅制改革,辦稅業務量激增,李燕對內制訂詳細配檔表,確保22個事項逐一落實到位;對外組織“營改增”培訓、發放輔導資料,推動臨港區營改增首戰告捷。
營改增還在緊張磨合期,全國試點的“金三”系統上線又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李燕帶領納稅服務科全體人員,晚上、周末加班加點,將舊系統的業務數據逐筆錄入“金三”系統,腰部椎間盤突出復發,疼痛不能久坐,就站著操作微機;四肢麻木,就扶著桌子……連續奮戰兩個月,圓滿完成“金三”雙軌運行試點工作。
法無情 人有心
“做什么工作,就要擔當起什么責任”,需要有鐵面無私的正氣,也需要有為民解憂的情懷。
2009年,李燕在進行開票與申報比對核查時,發現一戶金屬制品企業在開具普通發票后通過未開票收入作納稅調整,少繳稅款150多萬元,她立即將此案移交給稅源管理科評估核查,促使企業及時補繳了稅款。
法無情,人有心。這種有心,在李燕看來,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解決納稅人所期盼的問題。
“你好,李會計,有件急事要麻煩你!”2008年冬天的一個周末,一家水泥廠會計突然給李燕打來電話。原來,其公司當月購買了大批煤矸石,因進項發票剛剛收到,稅款10多萬元,當天是周末,又正趕上月底,如果這幾份發票不能在當天認證,下個月就要多繳10多萬元稅款。
李燕當即頂風冒雪出了家門,突然一個趔趄滑倒,嘴唇磕破了,鮮血流了出來,牙也磕掉了一顆。她強忍疼痛,簡單擦拭了一下,趕到單位,辦完業務后才去醫院,結果嘴唇縫了7針,腫得變了形,吃飯張不開嘴,第二天就上班了。
一家紙箱制造企業,在催報催繳責令整改的15天內仍未繳納稅款,稅務機關依規收繳了企業稅控盤等設備。半年過去了,企業仍未繳納稅款,如果一直欠稅不繳,稅務機關將按規定執行稅收保全甚至強制措施。
面對這種狀況,李燕沒有簡單地依法辦事,而是主動向這位企業法人了解原因。原來,企業被限制使用發票后,誤以為不能再開發票,因此銷售貨物始終沒開發票,資金不能回籠,欠稅無法清理。李燕馬上與付款方聯系資金確認事宜,并幫助納稅人處理了違法違章,協調各部門后開出了發票,今年6月一舉清理了6萬多元所欠稅款。“如果不是她替我們著想,公司不光經營會損失慘重,信譽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企業負責人滿懷感激地表示。
干一行愛一行 鉆一行專一行
“做什么工作,就要擔當起什么責任”,需要有過硬的本領。無論在哪個崗位,李燕都秉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致力于使自己成為行家里手。
2011年,工業新區國稅局(臨港區國稅局前身)正式成立,從一個原隸屬于文登市國稅局的農村分局變身為一個縣級全職能局,業務范圍擴大了,從提高業務素質到理順各類業務流程、制定各項管理制度顯得極為迫切。面對一人多崗和很多從未涉及的業務以及國家稅收新政,李燕不斷向領導、行家請教,查找資料學習,想方設法熟練掌握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2014年8月,李燕從納稅服務崗位調整到信息中心,分管所得稅管理、國際稅收大企業管理和法規工作。她帶領年輕干部,創建了微信群“法規五劍客”,及時發布分享每天的工作心得、最新稅收政策分析等;制作了重點執法事項模板,便于年輕人學習掌握規范操作;把最新的所得稅法規打印出來,貼在墻上,弄懂一個就撤掉一個,短短5個月便掌握了124項所得稅政策法規。其撰寫的《財政補貼事項稅收風險分析應對工作案例》被評為全省優秀案例。
2017年3月,李燕又走上稅政科科長崗位,負責全局政策落實管理、征管質效提高和內控預防等工作,一面為全局和區內納稅人做好政策宣傳輔導,一面及時進行政策效應分析,全面掌握優惠政策對臨港稅收影響,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準確依據。
23年來,在勇于擔當中成長,在敢于擔當中前行,在善于擔當中收獲,李燕先后榮膺山東省國稅系統先進工作者、威海市優秀機關工作人員、最美威海人等榮譽稱號,被威海市人民政府記二等功,連續3年獲評威海市國稅系統明星辦稅服務員,連續6年在公務員考核中獲評“優秀”。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