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玉蘭,女,45歲,大學畢業,普通群眾,東營市實驗中學的一名班主任老師和德育部主任。
甘為人梯,癡心不改。從教二十年來,盧玉蘭始終熱愛自己的職業,深深懂得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把全部的心血傾注到教育教學中,用辛勤的汗水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用真摯的愛鑄就了永恒的師魂。
干好“良心活”。搞好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做老師的第一天,盧玉蘭就要求自己把這“良心活”做好。在老教師的帶領下,她晚上備課,白天上課、批作業,并且每周需要提前把下周的課提前備完。現在身為老教師的她,照常提前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在上好自己課的同時,每周需要聽課不少于三節。還記得《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文,她光備課就備了五遍,遇到困難她沒有退縮,重新調整授課思路,虛心請教,備課,備學生,不恥下問,總結反思。“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一次次的打磨中,盧玉蘭進步了,成熟了,能夠穩穩地站在講臺上,一堂課下來游刃有余。教好學,干好“良心活”,無愧“人民教師”的稱號,為此她獲得市級“教學能手”的榮譽。
做好“操心事”。當老師不做班主任,就不是完美的教學生涯。在打好教師基本功的五年后,盧玉蘭就欣然接了這“操心事”,走馬上任,做起了班主任工作,可謂過關斬將,一路坎坷。但她憑著一顆恒心、耐心、巧心和人皆有之的愛心,借著自己的毅力、耐力和不可少的體力,教育引導著一個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辛苦但又快樂著。學生在校生病,她會背著她(他)送到校醫院,以至于有的學生竟然把生病當成了一件幸福的事;學生衣服開了線,盧老師有針線,她會認真地幫學生縫補;不管哪個班學生不小心擦傷了皮,盧老師有消毒工具,她會細心地幫學生消毒;女生特殊時期有需要,盧老師那里常年為她們準備著……學生都說:“盧老師就是我們的貼心管家!”管人要管心,盧玉蘭老師不僅關心學生的生活,還走進學生的心靈。接2013級時班里有幾個調皮的學生,他們自認為無人能管得了他們,可就是在盧老師和風細雨般的教育下,他們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記得其中的張某同學,可謂打架斗毆,惹是生非,總認為自己就是“天王老子”,無人能敵。在一次矛盾沖突中,竟與他的父親動了手!盧老師就利用放學后談話,讓同學幫助他,自己還利用休息時間走進了他的家庭耐心地做起了家訪工作。回到學校的張某已是滿臉的慚愧,著急的解釋:“老盧,以后我跟你站在一線!有事找我!”“又來了!!”開心的笑聲回蕩在整個辦公室里!盧老師就是這樣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全身心投入,真心為孩子的成長付出自己的努力,做好這份“操心事”。為此,她的付出贏得學校、社會的肯定,她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
當個“好心人”。市實驗中學是一個大家庭,上下五百多名員工,大家有事齊心做,勁往一處使。盧玉蘭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盡好自己的責任,從不做“拆臺”的事:有人生病或有事,需要代課,她義不容辭,記得某老師生病,盧老師不辭辛苦一天上了六節課,累得她嗓子到現在還是沙啞,每每說起此事,她總是笑著說:“這叫有磁性!”;學生不小心傷到了她,腳嚴重錯位,她不會抱怨學生,自己更沒有為此而耽誤一節課,看到瘸著腿上班的她,同事們總是關切的問候,她總是幽默地說:“這樣你們才能記住我哦”;有人家中有困難找到她,她從不推辭,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們,她常說的話:“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是應該的”……盧玉蘭從老教師的手中接過了“接力棒”,也接過了責任與義務,她和同事們把“情誼”和“奉獻”傳承,把“實驗精神”發揚光大。盧玉蘭不想做榜樣,她只想做得更好;她認為自己做不到十全十美,但可以做到全心全意。盧玉蘭就是要做個好人,對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為此她獲得了“師德標兵”“功勛教師”“功勛班主任”“學生最喜愛的老師”“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
教好學,干好“良心活”,守好“講臺”這塊主陣地,盡心盡力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她用自己的愛心抒寫了《盧玉蘭和孩子們不得不說的故事》!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已展翅飛翔,但教育還在路上,任重而道遠!她謹記為師之道,甘為人梯,癡心不改!風雨兼程中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做好學校這方凈土的守望者!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