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慶,1973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工程建造師,曾任臨沂市蘭山區朱保鎮葛疃社區黨支部書記,現為蘭山區十七屆人大常委委員、臨沂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臨沂國華房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

2005年王紹慶回村任支部書記期間,任勞任怨,身先士卒,順利完成了葛疃村一直未搞下去的二輪土地延包,編制《葛疃村民主法制》手冊,出臺了民主自制章程,成立了村級巡邏治安隊伍,并把企業經營管理運用到村級事務管理中。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時刻不忘搞好危房改造及住宅樓建設,首先從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入手,對村莊進行了整體規劃。大力招商,帶動村民上項目,使葛疃社區由欠債村一躍成為年村集體收入突破300萬元的經濟強村。同時,他先后捐獻出600余萬元個人資金,用于救助困難群眾、捐助困難大學生和失學兒童,2009年又捐款500萬元用于衛生事業,成為當地著名的青年道德楷模。
該村村民董勤山,父親過早去世,母親雙目失明,喪失了勞動能力,有個陰天下雨,他家住的房子特別危險。當王紹慶得知,貧窮使董勤山無法建造新房子時,他掏出40000元買來蓋房子用的材料,并且找來了建筑工,給董勤山蓋了一棟嶄新的住宅房;村民董勤信,做生意賠掉了蓋房子的錢,眼看著房子建不下去時,王紹慶卻派人送去10噸水泥幫助董勤信建完了房子;村民馬祥瑞老人因得癌病花光家里的積蓄而無法繼續進行醫治時,王紹慶馬上掏出5000元錢送到他家里;村民許廷健的孩子雨來,在上學回家的路上不慎被車擠斷了雙腿,如不及時救治將被截肢,可面對巨額手術費,一貧如洗的許廷健夫婦只能以淚洗面,王紹慶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到醫院送去5000元錢,并告訴他們,錢的事由他去想辦法,一定要治好孩子的腿。回來后,在他的帶動下,村民你10元他5元的捐起來,不到一天功夫,捐款就達到2萬余元,解決了小雨來的醫療費用。村委辦公樓、村奉獻廣場建設中因集體資金不足,他個人又兩次累計捐款10萬元,使工程如期竣工。
2000年3月他出資20萬元,硬化葛疃村中心街道路7000余平方米,解決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狀。2001年他又出資為村里修建攔河壩、蓄水灌地,解決了農田用水問題。2003年,王紹慶得知朱保中心小學建教學樓,因資金短缺,建設陷入停頓,他又捐款5萬元,緩解了工程建設資金的燃眉之急;2004年,得知自己的母校被區教育局鑒定為D級小學危房,因缺少資金無法改建時,一種“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心情,使他毅然回家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83萬元錢,建設了紹慶希望小學;幾年來捐款1萬余元為朱保鎮敬老院的老人購置了新的棉衣和被褥,讓老人們度過溫暖舒適的寒冬;出資1萬元為老黨員訂購了黨報黨刊;在“非典”期間,又向民政局捐款5000元;出資20余萬元資助了25名在校貧困大學生和64名中小學生。不管誰有困難,不管誰有難處,王紹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已成為一個不成文的約定。
自2010年起,參與共青團臨沂市委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并幫助了幾十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2016年,經市、鎮黨委、政府和工商聯的批準,聯合當地知名企業,蘭山區義堂鎮商會成立,王紹慶為該商會捐款50萬元,并力爭多方位、多層次的為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擴大商會的影響力。
王紹慶在帶動葛疃村發展的同時,仍關注我市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來到臨沂市羅莊區,先后開發的“貴和·水韻華庭”等多個項目,帶動了我市的房地產行業及經濟的發展,在全力推動我市房地產發展惠及廣大業主的同時,王紹慶仍不忘關心我市社會公民,捐資為1000多名學生發放助學金100多萬元;關心環衛工人并發放愛心熒光服近10萬件。
王紹慶先后被授予蘭山區十大杰出青年、臨沂市十大杰出青年、蘭山區勞動模范、臨沂市勞動模范、臨沂市十大新聞人物、臨沂市十大公益人物、山東省捐資助學先進個人、山東省五四獎章標兵、全國青年農村致富帶頭人、全國先進愛國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