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鑄品格,救死扶傷踐醫德
王睿,男,1975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一科副主任。
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是王睿從小立下的決心。無論做人做事,他一直踐行著誠實守信的原則。當了醫生后,他以救死扶傷為天職,仁心仁術,把無數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他恪守承諾,上門看病,義務醫治病中老人;他以扎實的業務功底、良好的醫德水準、樂于奉獻的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踐行著做一名“大家公認的好醫生”的人生信條。

一諾千金,義務醫治老英雄
劉大爺是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兒子患有腦血管病且不在身邊,平時和孫子一起生活。他第一次找王睿看病時已經八十多歲,生活不能自理。看過幾次病后,老兩口被王睿的耐心細致所打動,對他信任有加,劉大爺的老伴對他說:“看病,俺家老頭就相信你,以后就麻煩你了”。王睿想都沒想,很爽快地回答:“我崇拜革命老英雄,一定盡力幫助大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王睿義務做了劉大爺9年多的“家庭醫生”,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只要一個電話,王睿總能及時趕到劉大爺家里。除了檢查身體,只要能幫上忙的,王睿總是沖在前面,像家人一樣照顧著劉大爺。劉大爺經常便秘,十分痛苦,口服藥物效果不理想,王睿就用手將大便一點一點的摳出來,讓老人輕松一些。每每此時,80多歲的老人常常老淚縱橫,緊緊拉著王睿的手不停地說著:“謝謝王醫生,謝謝王醫生……”。9年多的時間里,王睿的手機由小靈通換成了智能手機,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然而對劉大爺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從未改變。
92歲那年,劉大爺去世了,王睿破例請了假,在相處的3000多個日子里,他已然把劉大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如今親人走了,他心情很沉重,專門到老人靈前深深的鞠躬,送老人一程。劉大娘見狀,上前拉著王睿的手,忍不住流下感動的淚水:“王大夫謝謝你,沒有你,俺老頭活不到這個年紀,是你讓老頭舒服的多活了好幾年啊。”劉大爺走了,但是他的家人和王睿的友誼日久彌堅……
救死扶傷,義無反顧救病人
12年前的一個初秋,王睿和妻子乘77路公交車遇到一位老人突然停止呼吸、心臟驟停,王睿果斷安排司機以最快速度就近送醫,同時爭分奪秒地為病人做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他雙膝跪在地上,一刻不停地為老人做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就在公交車開到醫院急診科附近時,老人恢復了意識,一條生命就此逃過一劫。這時王睿的衣服已經濕透,長達十分鐘的時間里一直做著“標準動作”的十根手指已經麻木,因為公車顛簸,跪在地上的膝蓋也搓破了皮,然而王睿覺得這沒什么,作為一名醫生,關鍵時刻,他必須與死神賽跑,爭分奪秒救人。
同住一個小區的張大爺也因為王睿的快速醫治與死神擦肩而過。去年冬天,王睿突然接到張大爺女兒的求教電話,說老人呼之不應,舌頭外伸。當時休班在家的王睿只穿著秋衣秋褲,顧不上穿外套,一路飛奔而去。當時張大爺急性心梗發作,頸部大動脈搏動已經消失,王睿撲通一聲跪到地上做起“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他摒著一口氣,一邊做一邊在心里默默鼓勁:“王睿,你一定要救活張大爺!王睿,一定要救活他!”十幾分鐘過后,張大爺終于恢復了自主呼吸,“活了!活了!”,一看自己的父親醒過來了,張大爺的女兒驚喜萬分,當場下跪,哭著說:“謝謝!你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王睿想要快速扶起她,可是十幾分鐘一直跪地的膝蓋,連累加冷,竟然一時站不起來……這件事情,王睿沒有告訴別人,直到病人家屬將寫著“醫德高尚,仁心仁術”的錦旗了送到醫院,大家才知道。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他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到出行困難的病人家里看望和幫助他們。為了幫肺癌晚期、憋喘嚴重的病人減輕痛苦,他多次到病人家里做“胸腔穿刺置管”。每逢大家稱贊他“救死扶傷、做好事不留名”時,王睿總是笑著說“醫者仁心,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救死扶傷、盡心盡力就是我對這份職業的理解和承諾”。
仁心仁術,忘我工作顯品格
剛到呼吸科工作時,醫院還沒開展電子氣管鏡診療,為了治病,很多病人少不了要奔波輾轉。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單位派王睿出去進修,經過刻苦努力地學習,王睿掌握了專業技術,回院迅速開展了電子氣管鏡檢查,填補了醫院空白。而且毫無保留的將該項技術傳授給呼吸科的其他3位醫生,目前醫院每年開展130例電子氣管鏡診療,極大地方便了病人。
2008年,汶川地震,王睿懷著一腔熱血主動請纓到抗震救災中前線。一個月的時間里,他跟著隊伍輾轉前進,為許多當地百姓看病問診,用一己之長幫助他們減輕痛苦。其實,就在他出發到汶川前,出了一次車禍導致他尾椎脫位,但為了完成使命,他誰也沒告訴,醫院領導同事都不知情。當時,行軍包里要裝著必須的醫用物資,常常重達十幾甚至幾十斤,每走一步,背包就會重重的打到屁股上,疼得他滿頭是汗,但他一直咬牙堅持著,心中始終有個信念:救人要緊!最終圓滿完成救災任務。回到醫院,他也沒有休息,緊接著就投入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直到現在,X片上他的尾椎也是畸形愈合,對位偏離。
付出就有回報,他以精湛的業務水平、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2008年獲汶川地震“濟南市抗震救災優秀隊員”、“抗震救災優秀信息員”;2008年、2015年兩年獲得“濟寧醫學院優秀教師”稱號及“臨床教師優秀教案”獎勵;2013年獲濟南市衛生系統“醫療質量萬里行先進個人”;2015年獲“濟南市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