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香,女,197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濱州市優撫醫院女病區護士長。在精神病人護理這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工作崗位上,她默默無聞堅守25年,甘當精神病人的守護天使。

趙玉香工作照

趙玉香工作照

趙玉香工作照
用誠心感動病人
自1992年成為濱州市優撫醫院的一名護士后,趙玉香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崗位。精神病人護理工作是個同行“不愿做”的特殊崗位,很多患者常常缺乏自控能力,甚至以暴力對待護理人員,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
趙玉香第一次被打是在她正式上崗的第一個月。當時趙玉香正在喂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小李吃飯,小李突然奪過她手中的飯碗,把飯菜潑到她的臉上,并把飯碗狠狠地摔在了她的頭上,嘴里不停地喊:“讓你再害我!讓你再害我!”趙玉香來不及躲閃,臉上好幾處淤青。直到同事們趕到,將小李控制住,趙玉香才從驚嚇中緩過神來。
這件事在趙玉香心中留下了很大陰影,剛參加工作的她也曾很長時間想不通,覺得自己付出那么多,換來的卻是打罵,心里很委屈。半年后,小李病情穩定出院,當趙玉香給她收拾好行李送她時,小李抱著趙玉香痛哭起來。經過詢問得知,原來小李得病六年多了,在家發病時經常打罵家人,家人有時也承受不了。讓小李沒想到的是,她打了趙玉香,趙玉香不但沒打她,還像親人一樣對待她,她心里一直充滿感激和愧疚,不知該怎樣表達。小李的事情深深震撼了趙玉香的心靈,她看到了護士的溫暖和關愛對患者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也是從那一刻開始,趙玉香堅定了做好精神病人護理工作的信心。
用親情溫暖患者
精神患者護理工作事無巨細。患者身體不舒服不會說,需要護士去細心觀察;吃藥的時候要護士看著,不然就有可能把藥偷偷藏起來;洗澡、剪指甲,甚至是生理期護理都要依賴護士來完成;鬧情緒、發脾氣的時候,護士還要陪著聊天、哄一哄……經過多年的磨練,趙玉香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害怕患者發病的小姑娘,也從一名小護士變成了熟練穩重的護士長。趙玉香為她的患者扮演過很多角色,姐姐、女兒、媽媽、阿姨……她與患者的感情,早已融化成難以割舍的親情。
2015年,小溫因精神分裂住進優撫醫院女病區,經常打人罵人,每到深夜,小溫總會抱著被子嚎啕大哭,醫生護士通過多種方式想了解原因,但小溫總不開口。為了解真相,趙玉香連續一個月都和小溫在一起,吃飯、聊天、開玩笑、講感人的故事、忍受謾罵。經過接觸,小溫慢慢放下了戒備,終于說出了實情。原來,小溫心里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兩個孩子,因為自己得病,孩子在村里也受人歧視,小溫心里一直愧疚,住院以后,小溫更加想念孩子,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同樣作為孩子母親的趙玉香聽完小溫的話,心里不是滋味,下班后買上東西就開車去了小溫陽信的家。雖然路程不遠,但因為走錯了路,趙玉香開了兩個多小時車才找到小溫家,當時已是晚上八點多。破舊的房子、昏暗的電燈、臟亂的院子,兩個衣服破舊、眼里充滿警惕的孩子正孤零零地坐在門口等打工的爸爸下班回家。眼前的這一切讓趙玉香深深地體會到了小溫藏在心里的痛苦,二話沒說就上前抱住了兩個孩子。從那開始,趙玉香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看孩子們,帶去吃的和衣服,讓小溫安心治病。現在,雖然小溫已經出院了,但趙玉香還是放心不下,經常打個電話,問問情況。
不管是住院的,還是已經出院的,趙玉香和患者之間的感情,早已融化成了難以割舍的親情。她用25年的堅守甘當精神疾病患者的守護天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正涵義。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