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1957年4月生,日照市嵐山區碑廓鎮護林員。
一、“快救火,快救火”,昏迷中他還一直在喊這句話
2017年2月20日那晚發生的一切,讓張傳聰的妻子相玉桂至今心悸不已,說著說著就哽咽失聲。
那一晚,本來跟往常沒有什么兩樣。上山巡視了一天的張傳聰吃過晚飯,覺得疲累便早早躺下。還沒出正月,家里沒有什么農活,相玉桂吃過晚飯便坐在堂屋的沙發上看電視。九點多,聽到外面有摩托車的聲響,她還以為是過路的行人,沒有在意。
然而等到她打算睡覺的時候卻發現,臥室里燈亮著,丈夫沒了蹤影。再到門口一瞧,自家的摩托車不見了。這個時間丈夫能騎車去哪?相玉桂的心怦怦亂跳,打開門朝后山一看,果然,韓家山環山路以下的一塊山腳火光一片。
原來,九點左右,張傳聰接到村民電話,說看到后山起火。他當時抓起一件衣服騎上摩托車,一句話沒顧上跟妻子說,就上山救火去了。
站在門口望著那一片火光,相玉桂慌得瑟瑟發抖,站立不穩。在春夜的寒風里,曾四五次幫著丈夫上山救火的相玉桂知道,在這樣的天氣里,如果被火圍困了,會是怎樣的后果。
只有張傳聰清楚,為了阻止大火吞噬山林,他經歷了什么。在往外跑的當口他僅顧上給鎮林業站站長羅淑軍打了個電話,隨后上護林房里抓起一個滅火器,便孤身一人奮戰在那片火海里了。9點40左右,等到鎮村各部門單位的后援趕到,火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羅淑軍說,看到他們趕到的張傳聰,像卸下了重負一般,趔趔趄趄走到一邊,躬身半趴在地上,不停作嘔,卻什么也沒吐出來。羅淑軍問他要不要去醫院,他擺擺手說不用,“透透風就好了”,稍刻卻昏了過去。
他們趕緊把張傳聰送往醫院。由于傷情嚴重,張傳聰被從鎮醫院輾轉送到區醫院又送往市醫院。在往救護車上抬時,羅淑軍說,陷入昏迷的張傳聰,嘴里還一直在喃喃著“快救火,快救火”。
進了醫院不久,張傳聰就進了重癥監護室。當三天后再見到丈夫的那一刻,相玉桂的心情難以形容,只有止不住的熱淚。“醒了后他問,‘滅火器呢?有沒有拿回來?’我說那么多救火的人肯定拿回來了。”相玉桂說,“身體都那樣了,還操心那個,也沒想著問問自己家摩托車弄回來沒有。”
因為嗆入氣體造成呼吸道灼傷以及引起肺腫、肺炎,張傳聰在醫院住了十六天才回家。3月21日,記者見到張傳聰時,他仍不時咳嗽,吃飯時咀嚼下咽困難。但幾天前,因為惦記著山林,他已經讓人騎著摩托車帶他去上山巡視了兩次。
二、別人毀壞了一棵樹,他心疼的吃不下飯
每一天,當村莊剛在寂靜中醒來,張傳聰就騎上摩托車離開家門,開始巡視村后的這片大山。1500畝的山林,轉一圈要將近兩個小時。中午頭,在剛建成不久的護林房里,煎餅卷菜就著白開水,就是一頓午飯。等到暮色沉沉,山下的村民們開始吃晚飯了,他才從山上往下走。幾年里,他已經騎壞了家里的三輛摩托車。
逢年過節防火形勢嚴峻的時候,張傳聰則在山上一住就是幾天。四十年來,年三十他沒有幫家里貼過一次對聯,沒在家過過一個囫圇春節,大年初一從來是吃幾個餃子就上了山。
除了春節、清明寒食,每年三月三,他也是一夜不敢眨眼。“昔仲尼,師項橐”,傳說圣人之師項橐就出生于碑廓鎮南袁家莊村,因后世尊他為圣公,圣公山由此而得名,山上還有圣公廟一座。每到三月三,到圣公山上拜圣公、逛廟會的群眾有五六萬人,燒香祭拜的幾天不停。
護林員工作不容易,家人還得跟著提心吊膽。而在平時,張傳聰每天都要去山上報到,家里的農活根本顧不上。每年秋收,都是妻子把該割的割了,該刨的刨了,張傳聰抽空去拉回家。可與之對應的,他的工資少得可憐,最少的時候每年只有三百塊錢,這兩年才漲到每年一萬五千元,根本養活不了一家四口。
相玉桂不是沒有過怨言。為這事他們“鬧過仗”,“我說,‘咱莊戶人家,得養家糊口,不干吧。上周邊打個工,每天也有一百塊錢啊。’可他不聽,說領導讓干,就得干啊。”
領導不放是一方面,干了這么多年,張傳聰已經對山上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別人毀一棵樹,我心疼的吃不下飯,跟破壞了我的家庭一樣。”為了抓偷樹賊,他曾經連續幾夜在山上蹲守。
護的是林,面對的是人,張傳聰不是沒有過委屈。巡山時,他曾因為制止在山上吸煙的青年,而被對方爆粗口,更揚言要揍他。甚至因護林得罪了人,在馬上要麥收時,一畝多的麥子被人給點了……面對這些,張傳聰始終初心不變,回頭該護林還護林,該咋管還咋管。“好活孬活都得有人干不是?”他說。
丈夫對護林員這份工作的熱愛,相玉桂看在眼里。慢慢地,她開始理解了丈夫的心,還幫丈夫去周邊山上救過火。“人弄出火來了,一家人跟著救。他既然愿意干這個,我們不就得維護他?”相玉桂說。
3月21日,臉龐黝黑、身材魁梧的張傳聰告訴記者,等恢復差不多了,還得趕緊守林去,因為眼看清明節、三月三就要到了。“山還等著我咧。”他說。
護林員的工資低、責任大,可碑廓鎮圣公山、韓家山的1500畝山林,像張傳聰的孩子一樣讓他難以割舍。今年正好耳順之年的他,已守護這片山林四十余個年頭了。先后榮獲“日照市優秀護林員”、“嵐山區第三屆敬業精神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