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龍,1988年9月出生,現任平原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中隊長。自2013年入職以來,張龍堅持“群眾至上,民安為本”的社區理念,以扎實的工作態度,忘我的工作作風,認真履行了一名社區民警的神圣職責,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他是熱情勤快的熱心民警
2013年12月,在入村走訪過程中,張龍遇到一位姓徐的老大爺,在交談過程中,張龍了解到:大爺的老伴前些年辦理二代身份證時,身份證上的名字和之前叫過的名字差了一個字。由于兩位老人已經八十多高齡,行動不方便,兒女又不在身邊,所以大爺請求張龍幫忙將老伴的名字改過來。
張龍將此事記在了心里, 回派出所他立即向戶籍民警了解情況,戶籍民警表示只要手續齊全,又有證人證明,此事就能夠申請,但是老人的諸多證件也要隨著更改,非常繁瑣。張龍為了圓了老人的心愿,開著自己的車帶著兩位老人四處奔波。
張龍帶著兩位老人走入派出所、老齡委、縣政務大廳等諸多單位,耗時近一個月的時間,將老人的身份證、老年人證、社會保險等相關證件的名字更改了過來。老人激動地說:“是小張圓了我的心愿,讓我能帶著自己名字入土。”此后,徐大爺會時不時給他打電話,叫他到家吃頓飯說說話。
短短幾個月時間,張龍走訪轄區居民4000多戶,統計暫住人口200余人,以及將轄區400多家九小場所、出租房屋等一一統計在冊,他憑著熱情勤快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他是樂于助人的好心民警
2015年11月,張龍在對轄區一家網吧進行檢查時,網吧責任人反應其店里一名網管的手機在其上網時被盜。他立即調取了網吧內的監控并進行考錄,又調取了該嫌疑人上網時登記的信息,通過情報平臺立即進行臨控。
兩天后,該嫌疑人在武城一家網吧上網,張龍立即帶領幾名輔警趕赴該網吧將嫌疑人抓獲,并行政拘留7日。嫌疑人是個和張龍年紀相仿的小伙子,由于長時間沉迷網絡,身上錢早已經花光,被釋放后身無分文,連家都回不了。當時,工資并不高的張龍拿出身上僅有的100元送給了這個小伙子,還苦口婆心的與他談心,讓他不要再沉迷于網絡,趕緊找份正兒八經的工作養家糊口。小伙子感激地說:“多謝這位好心的警察同志,回到家一定找份工作好好生活。”
他是工作認真的標兵民警
入職以來,張龍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在處理各類糾紛中擔當“協調員”、“和事佬”的角色,將社會矛盾化解到最小。
2016年10月6日,張龍帶隊巡邏至縣醫院附近時,發現有群眾圍觀現象。張龍迅速帶隊趕過去了解情況,原來一名中年男子騎電動三輪行駛時,將一名騎電動車的青年女子碰倒。該男子帶女子來醫院做完檢查并未明顯傷情后,準備離開,而女子母親要求男子賠償1000元,該男子不同意,遂發生糾紛。了解情況后,張龍及時疏散圍觀群眾,迅速將雙方進行分離,逐一做工作,在他的調解下,最終該男子拿出200元進行賠償,雙方達成和解。
為確保城區校園安全,嚴防校園及周邊發生侵害教師、學生為對象的各類案件,張龍發起了夜間護校行動,深入城區學校及周邊,對學校上學、放學的學生采取巡邏和定點看護的措施,為廣大師生創造安全、和諧、穩定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
2016年,在全市警務技能比賽中,張龍在警務實戰對抗的情景設置項獲得該項目第一名。自2016年6月特巡警大隊正式成立以來,張龍和隊員們一起執行各類安保任務100余起,處置突發事件60余起,張龍連續兩年被縣局評為“先進個人”。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