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的藍天
范振增,1976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膠州市藍天救援隊負責人。范振增曾經是個軍人,退伍后回到家鄉創業。2008年汶川地震他參與救援,救援結束后他深有感觸,回來后他和幾位骨干發起成立了膠州市藍天救援隊,8年里,他組織參與各項救援任務和志愿活動150多起,打撈救援68人,救助368人。

范振增堅守崗位,全力保障救援工作穩步開展。
人物簡介
范振增,1976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膠州市藍天救援隊負責人。
事跡概述
范振增曾經是個軍人,退伍后回到家鄉創業。2008年汶川地震他參與救援,救援結束后他深有感觸,回來后他和幾位骨干發起成立了膠州市藍天救援隊,8年里,他組織參與各項救援任務和志愿活動150多起,打撈救援68人,救助368人。先后榮獲青島紅十字會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青島紅十字會優秀志愿者、膠州市五星級志愿者、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
主要事跡
1999年,范振增從部隊退伍后輾轉創業,在創業的同時,他經常參與當地一些志愿服務活動。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范振增知道后,第一時間和朋友前往汶川,義無反顧的參與到了救援當中,救援結束后他深有感觸,覺得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能夠幫助到他人十分有意義,回來后他和幾位骨干發起成立了膠州市藍天救援隊,并于2013年11月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記注冊,從此他結合團隊救援特長,積極投身志愿服務。
不畏艱險 舍小家為大家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范振增第一時間帶領隊員攜帶救援裝備前往北京,開展了五個晝夜的救援,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同年9月10日云南彝良地震后,他不顧家人及朋友們的勸阻,義無返顧的帶領隊員們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災區協助救災工作,在災區,他主要負責人員搜救、物資轉運等工作,每天都要經歷幾次余震。范振增回憶說,從第一天到達災區后,每天忙到晚上近12點,震區有時物資供應不上,他們的主食只能是方便面和咸菜,有時都顧不上吃飯。就是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下,他和他的隊員們毅然堅守了10多天。他所在的災區小學塌陷了,他聯合其他的志愿者幫孩子們搭建好一座臨時帳篷小學,讓孩子們繼續讀書、學習。2008年,從救援隊成立以來,他帶領隊員們除了參加本地的志愿救援任務外,還參與了國內的一些重大救災活動。先后參與汶川地震、彝良地震、北京“7?21”特大洪水救援、濟南黃河某水域搜救、福建泰寧山體滑坡等多次國內大型救援任務。
無私奉獻 獻身救援事業
作為民間救援組織,日常運轉資金是最大問題,為了保證團隊正常運轉,范振增個人承擔了團隊設備購置、培訓及救援產生的費用。考慮是志愿服務,在救援行動中可能會遭遇風險,為了保證所有隊員的人身安全,每次出任務,他都給隊員們購買保險。截止目前,從救援用的各種裝備到救援任務的執行總計達80多萬費用,他自己個人承擔了很大一部分,范振增說:“救援隊對外沒有任何收費的服務項目,這是作為一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和承諾。”因為面對生命,所以必須專業,他始終清醒的認識到這是一種專業責任,基于此他帶領隊員們廣泛開展各類救援專業訓練和培訓,以知識結構培訓和演習演練相結合的整體培訓體系,同時與當地消防、學校、地震等部門聯合展開演習演練,提升隊員個人素質和隊伍能力,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及專業的救援服務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實際行動撐起大愛藍天!
義務授教 為社會多做貢獻
通過這幾年參與的各種救援任務,范振增意識到社會大眾對于應急救援相關知識知之甚少,他又和隊員們制定如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救能力的培訓宣傳活動,針對近幾年膠州市事故多發的學校、公共場所,他積極聯系學校、企業、社區開展免費宣講培訓活動,將團隊的活動內容從單一救援向災難預防發展,通過教育引導,讓更多的人掌握預防和應對災難的基本常識,將損失減少到最小。2016年,他帶領救援隊的隊員們已經為12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完成了安全知識培訓活動,大型救援演練活動3次,在市中心商業街和企業進行安全知識宣傳5次。
范振增一直秉持少說多做、默默奉獻、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藍天隊訓,他覺得作為一名志愿者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是用實際行動來證實“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并在各種活動中收獲快樂,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愛心,更多的溫暖,更多的笑聲,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