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媳悉心照顧年邁婆婆
宿永華1980年和寧家結莊村村民葉德東結婚,婚后育有一子,有一個孫女一個孫子,還有100周歲的婆婆一塊生活。婆婆一共生有三個兒子,她是三兒媳婦,在她結婚前幾年公公就去世了,大哥和二哥已經結婚分家單過。
40年如一日好兒媳悉心照顧年邁婆婆
宿永華1980年和寧家結莊村村民葉德東結婚,婚后育有一子,有一個孫女一個孫子,還有100周歲的婆婆一塊生活。婆婆一共生有三個兒子,她是三兒媳婦,在她結婚前幾年公公就去世了,大哥和二哥已經結婚分家單過。婚后她跟丈夫商量“老太太大半輩子守寡撫養咱結婚成家不容易,現在老太太年齡也越來越大了,就別讓老太太去哥哥們家輪流住了,咱負責照料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吧,這樣最起碼能及時的照顧婆婆的飲食、衣著、衛生、看病就醫、四季冷暖也能有個貼切的照應”。于是她毫不猶豫的做了家庭主婦,平時所有的家務活和照顧婆婆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至今已經近40年了。

上高街道宿永華
婆婆上了年紀之后,為了婆婆的身體健康,宿永華把婆婆平時的生活起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一家人要遷就婆婆的生活習慣,婆婆一般是早上六七點鐘起床,晚上七點睡覺。但年輕人一般睡覺很晚,于是婆婆睡下后她就習慣性的將電視音量調到最小,不讓兒子、孫子大聲吵鬧影響婆婆的休息和睡眠。平時老太太吃飯也很有規律,早上總是她早早的將臥好雞蛋的熱面條端到婆婆面前,中午和下午一家人一塊吃飯,她總是會做幾樣軟和好消化的飯菜。村里每5天一個集市,她就會買各種各樣的水果點心放在家里,每天給婆婆飯后吃點水果點心,婆婆年紀大了,她就給婆婆剝好、削好,怕涼就燙好再給婆婆吃。婆婆年輕時愛聽戲,她就給她買來錄音機和磁帶放給她聽,電視節目也盡量調些老年人愛看的節目。自從她嫁過來的這些年里,由于她的悉心照料,婆婆每天都有熱茶喝、有熱湯熱飯零食吃,身體一直不錯,沒有大的毛病,每天還能坐在家門口曬曬太陽,生活一直非常舒適安逸。宿永華知道上了年紀的人經不起小病小災,于是她總是細心的根據溫度的變換及時給婆婆加減衣服、被褥。隨著冬天的來臨,氣溫逐漸下降,她及時的將婆婆的棉鞋全換成軟底軟面的,衣服也是選擇質地柔軟、寬松透氣、保暖的,以利于穿衣行走方便。家里的暖氣和老太太屋里暖氣都燒的熱熱的,都圍繞著舒適為主,避免溫差過大引起感冒和其他不適。老人上了年紀都存在便秘問題,上廁所很費勁,于是她讓丈夫在衛生間里根據婆婆如廁時不同位置和高度安裝了坐便椅。她每天都給婆婆用熱水洗臉、洗腳,還給婆婆洗澡換洗衣服,讓老太太干干凈凈的。晚上睡覺她跟婆婆在一間屋里,丈夫自己一個屋,每天晚上老太太起夜都是她去伺候,晚上睡覺她也是聽見婆婆床上有動靜就立馬起來看看。
宿永華平時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是言傳身教,全家在她的帶領下都很孝順,兒子、兒媳也經常給奶奶買點吃的穿的用的,陪老人家看看電視、聊聊天;家里有什么事也是心平氣和的一塊商量,一家人相親相愛,其樂融融。她們家與鄰里之間關系十分融洽,多年來沒有和村里任何人吵過架、紅過臉。她自己常說,只有家庭和睦了,鄰里團結了,生活才能越來越幸福。
婆婆2016年9月12日過100歲大壽,為了讓老人開心,她也是忙前忙后,整個家族老少100多人一塊給老人過大壽。她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她老人家自己的福,也是我們全家人的福,婆婆年輕時照顧小的,現在她老了就讓我們來照顧她。
“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宿永華的家庭一直秉承著我們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和睦家庭的氛圍里快樂的生活。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