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安國,男,漢族,1972年生,中共黨員,棗莊市嶧城區綠康源合作社理事長。
蔣安國是嶧城區古邵鎮梅臺村農民,先后在臺州、溫州打工十八年,掘得第一桶金后便義無反顧回鄉創業,實現心中塵封已久的夙愿——帶領鄉親們共同走向致富路。無論從事蔬菜種植,還是搞工業,亦或養殖,蔣安國總是把誠信放在首位,以誠待人,信譽第一。
2009年蔣安國回鄉搞農業,這一選擇令人欽佩。他放棄每個月十幾萬元的收入不要,回家擺弄起了土坷垃。許多人嘲笑他,可他堅信一個理:只要誠實做人、誠信經營,在哪兒都能掙到錢,都能帶領兄弟爺們致富。當年,他在古邵鎮政府的扶持下,通過土地流轉,共投資70余萬元搞起了210畝土豆拱棚種植。2011年“五一”前后,蔣安國的210畝拱棚土豆喜獲豐收,市場上每斤土豆賣到兩塊三、四,但他仍然以每斤2元的價格賣給了批發商,他說:“一個月前,批發商李老板就已經預付了80畝的定價,以每斤2元的價格收購,現在我不能不講誠信,出爾反爾,為此他少收入6.5萬元。即使這樣,他不僅成功收回投資,還凈賺了20多萬元。
群眾看在眼里算在心里,許多群眾開始躍躍欲試,要求加入他的綠康園蔬菜合作社,也搞設施農業。蔣安國的目的是達到了,但他的創業帶富夢想還遠遠沒有實現。全村人是發動起來了,他打算找一個更好的致富路子。2013年底,在青島打工的青年李超,決定向蔣安國學習,回鄉創業,當他把生產復合材料的計劃說給蔣安國聽時,蔣安國被他的創業雄心打動。最終,李超又聯合了其他兩個股東,成立了棗莊豐和偉業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復合材料的研發與生產。成立之初,蔣安國即以高品質和高信譽作為公司的制勝法寶,一開始由于公司知名度不高,很多客戶不敢采購蔣安國公司的產品,他和李超等人相信“天道酬勤”,通過一年的誠信經營,他們已經接到美國、俄羅斯、香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訂單,并成為香港豐和水務科技集團在國內的唯一指定供應商,公司年實現利稅100多萬元。
在合作社和復合材料搞得風生水起的時候,蔣安國再一次將目光放在了養殖上,這一次他打算搞鵪鶉養殖,養殖業對全村群眾的帶動收益會更大。2013年,蔣安國投資27萬元,建了2個大棚養鵪鶉,誰知在鵪鶉就要下蛋時,天有不測風云,禽流感來襲,他和禽蛋加工廠的合同無法兌現,因為禽蛋公司的老板不敢進貨,為此蔣安國損失8萬多元,但合作社的工人工資,蔣安國一分也沒有拖欠。
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在遭受鵪鶉養殖打擊的情況下,蔣安國沒有沉淪,去年他通過外出考察,發現山羊養殖是魯南蘇北的盲點,他決定走山羊育肥的路子,說干就干,他和合伙人孫啟珍搭起了大棚,買來了竹排,一次從內蒙古進來200只山羊進行育肥,用合作社種植的毛豆草摻顆粒飼料、青草喂養,準備發一筆“羊財”。他計劃辦一個肉羊加工廠,他說:“既然自己有收益,全村人又能最大限度地沾上光,何樂而不為呢?”
一路走來,無論從事蔬菜種植,還是搞工業生產,亦或禽畜養殖,蔣安國總是鄉親們的利益,客戶的利益和自己的誠信放在首位。他總說:“以誠待人,誠信經營,是我創業的秘訣,成功的法寶。”
蔣安國先后獲得2014年度古邵鎮“四德”先進個人,2015年度嶧城好人,第二屆嶧城區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