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媳婦用愛撐起苦難家
自2012年以來,她對患有尿毒癥的新婚丈夫不離不棄,對患重病的公公和為兒子捐獻一個腎的婆婆悉心照顧,用愛撐起一個苦難家庭,為身邊的年輕人樹立了孝老愛親榜樣。
80后好媳婦用愛撐起苦難家庭
公鳳麗,女,26歲,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魯家溝村婦女。自2012年以來,她對患有尿毒癥的新婚丈夫不離不棄,對患重病的公公和為兒子捐獻一個腎的婆婆悉心照顧,用愛撐起一個苦難家庭,為身邊的年輕人樹立了孝老愛親榜樣。

公鳳麗對丈夫悉心照料

公鳳麗陪丈夫一起讀書學習
2012年9月,公鳳麗和陳洪波結婚不到一個月,丈夫被查出患了尿毒癥。陳洪波對妻子說:“我患上了尿毒癥,這個病就相當于絕癥,你趁年輕走吧,別跟著我吃苦受罪了。”但是公鳳麗沒有走,她決心守護丈夫一輩子。
公鳳麗下定決心,一定要為丈夫治病,無論花多少錢,吃多大苦,受多大罪,她都愿意。從那開始,陳洪波在公鳳麗的陪伴下,先后到臨沂、濰坊、濟南、北京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灰心的陳洪波不想連累妻子,又一次和她鬧起了離婚,但公鳳麗說什么也不干。在輾轉治病的日子里,身懷有孕的公鳳麗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寬慰他。
公鳳麗懷孕8個半月時,還挺著個大肚子在醫院照顧丈夫。為了給兒子掙醫藥費,公公婆婆都外出打工,照顧陳洪波的重擔便落在公鳳麗一人身上。有一次陳洪波發燒,公鳳麗去接水給他擦身子、洗腳,水龍頭矮,挺著大肚子的公鳳麗彎不下腰,只能一條腿跪在地上接水,這一幕感動了病房里的很多人。
2014年7月,公鳳麗生下一名男嬰,孩子的出生給她帶來了短暫的幸福。隨著病情的惡化,陳洪波現在只能靠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透析一次要500多元,患病這段時間,陳洪波已經用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眼看病情越來越嚴重,陳洪波不想再拖累妻子和家人了。盡管如此,公鳳麗并沒有因為丈夫表面的冷言冷語而退縮,而是堅守在丈夫身邊。她相信只要堅持積極治療,丈夫的病一定能夠治好。
為了救陳洪波,他的母親要為兒子捐腎,配型很順利,但距湊齊腎臟移植所需的20多萬元費用還有很大差距。在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援助下,加上親朋好友的借款,2014年順利完成了腎臟移植手術。
面對兒子的痛苦,父親因為著急得了腦血栓,所幸手術及時,術后還能行走生活自理,但是不能干活。母親因為捐了一個腎,身體也一直虛弱。公鳳麗在照料好丈夫的同時,對公公婆婆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精心照顧,地里的活兒都是一個人默默的去干。
丈夫因為腎臟移植手術家里借債不少,為了償還債務,貼補家用,公鳳麗在超市、幼兒園等多處打過工,每月的收入雖然不高,但她看到丈夫身體在換腎后得到好轉,兒子也健康成長,她的心里也覺得滿足和幸福,她堅信等待他們的一定是個美好的未來。
公鳳麗2015年3月被評為蒙陰縣第四屆“道德模范”。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