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諾,女,漢族,1969年生,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龍泉莊村民。
許諾,是嶧城區榴園鎮龍泉莊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為了挽救身患尿毒癥丈夫的生命,她毅然為丈夫捐出了自己的一個腎。如今丈夫的病情穩定,盡管家里背負了幾十萬元的債務,但家庭是健全的,也是幸福的。
許諾家里有4口人,女兒今年21歲,兒子15歲,都在上學。夫婦二人都在村里務農,偶爾出去打工掙點零花錢。雖然經濟不寬裕,全家還算其樂融融。自從2011年丈夫被確診為尿毒癥后,家里就開始變得昏天黑地。
那是2011年9月份,在家務農的丈夫突然出現頭暈、頭痛、尿頻等癥狀。不久,情況惡化,不僅渾身無力,還不時發生嘔吐。10月份,在棗莊市立醫院,大夫的診斷書把丈夫推到了死亡的邊緣:腎功能衰竭。“就是平常說的尿毒癥。要想活命,最好的辦法就是做腎移植手術。”從醫生口中得知病情,夫妻倆傻眼了。
丈夫的病情日益加重,等待和尋找腎源不僅花費貴,而且時間也恐怕來不及。為此公婆、大哥、姐姐、妹妹都爭著為他捐腎。然而,她卻說:“公婆和大哥年齡都大了,姐姐、妹妹都有自己的家庭,捐腎后將來的日子怎么過?我年輕,還是捐我的腎。”
這期間,她把丈夫轉到了濟南軍區總醫院。此后,丈夫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術前身體恢復治療。并開始和自己的丈夫配型。讓她高興的是組織配型的結果出來后,她和丈夫的相關配型數據符合要求,可以實施腎移植手術。
2012年11月14日,經過緊張手術,她和丈夫的手術均取得了成功,丈夫也跨越了生死關口。全家人無不喜極而泣。
盡管手術成功了,但是為了給丈夫治病,花了40多萬元,家里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在此期間,她幾乎借遍了所有親朋好友。讓她和丈夫感到欣慰和感激的是,她們也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區慈善總會給她們撥付了4000元的大病救助款,棗莊電視臺民生直通車欄目通過企業贊助,也給她們捐了2000元。特別是,煙臺市的2名愛心人士,匿名給她們捐助了10000元。2014年春節期間,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計生委、市計生協、市婦聯聯合開展了計生貧困母親救助活動,對她們家進行了資金救助,讓她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感受到了來自于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更增強了她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經歷了這場刻骨銘心的生死考驗,她們夫妻倆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看著她吃苦受累,丈夫心里很難受,對她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身體好了以后報答你,靠自己的雙手堅強地活下去。”她對他說:“不存在報答不報答的事。只要你的身體好,我就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說,有今天,她們要感謝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民生的好政策,感謝無私資助她們的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
如今,她的腎已經成功移植到了丈夫體內,然而,做完腎移植手術僅僅是尿毒癥病人生存的第一步。丈夫還要度過排異期。但是她堅信,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丈夫一定能邁過這道坎兒,她們家的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好!許諾捐腎救夫的事跡得到人民的廣泛贊頌,她也先后獲得嶧城區道德模范、棗莊好人,山東省“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