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始奉孝為先
田紅梅,女,漢族,1972年6月出生,諸城市賈悅鎮范家官莊社區西洛莊村村民。2010年,她的婆婆得了腦血栓,在住院的一個多月里,她衣不解帶陪在身邊,照顧她的吃喝拉撒。出院后,婆婆幾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她悉心照料;在心理上,她疏導開解,終使婆婆逐漸康復。她的事跡在村民中贏得良好口碑,得到鄉親們一致好評,被評為“濰坊好人”。

田紅梅,女,漢族,1972年6月出生,諸城市賈悅鎮范家官莊社區西洛莊村村民。2010年,她的婆婆得了腦血栓,在住院的一個多月里,她衣不解帶陪在身邊,照顧她的吃喝拉撒。出院后,婆婆幾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她悉心照料;在心理上,她疏導開解,終使婆婆逐漸康復。她的事跡在村民中贏得良好口碑,得到鄉親們一致好評,被評為“濰坊好人”。
在婆婆的眼里,她是“貼心棉襖”;在孩子的眼里,她是“了不起的媽媽”;在鄰居們的眼里,她是“翹大拇指的好媳婦”;在社區居民的眼里,她是“孝心獻給長輩”的模范……古話說:“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礎。
田紅梅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剛剛結婚的時候,她不會做飯,也不怎么會從事農活。但她一直在學,學著適應,適應這個大家庭,適應地里的各種活計,并最終得到了老人和家人的一致贊同。婚后不久,她有了一個兒子,兒子的出生,一下子加大了她肩上的擔子,既要和丈夫忙地里的農活,還要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天忙得和陀螺一樣。但困難并沒有讓她退縮,她也沒有把贍養老人的事情推給其他兄弟,而是一直堅持和老人住在一起,一直無微不至、默默照顧著婆婆,婆媳兩人像親娘倆一樣相親相愛,從無任何口角等矛盾發生。
2010 年,天降橫禍,身體本來還算硬朗的婆婆突然暈倒了,家人急忙把她送到了醫院。經過檢查,婆婆不幸得了腦血栓,因搶救及時,暫時保住了生命。本來照顧一大家子就已經讓她忙得不可開交,婆婆又患上了這樣的病,半身不遂,癱瘓在床,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在婆婆住院期間,田紅梅一個多月衣不解帶地每天陪在身邊,照顧婆婆吃喝拉撒睡,絲毫不敢懈怠。在因婆婆身體不好做手術期間,她沒有因為錢和其他兄弟姐妹斤斤計較,放下手中所有活計一刻不離地守在婆婆身邊。她用自己的信心和責任照顧和贍養著婆婆,從來不和兄弟姐妹爭分家產更不會因為贍養老人而對老人不管不顧。并不是大愛才叫愛,并不是被宣傳才叫有責任、有愛心,田紅梅就是憑著自己心中那份小小的愛和關心默默對待家人。
等到婆婆出院,她卻精神憔悴,人瘦了一大圈。得病之后,婆婆幾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做飯、看孩子,生活上處處需要人照顧。面對此處境,一般人都會有畏難情緒,尤其是對方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但田紅梅的婆婆得病后,她沒有任何嫌棄的情緒,每天主動為婆婆洗腳、揉腿,喂飯,清理大小便。婆婆因病不思飲食,她就天天換著花樣做飯伺候;自己平時很是節儉,給婆婆花錢卻是“大手大腳”。除了和丈夫操勞繁重的農活,她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有時候即使自己身體不適也不舍得給自己改善改善。
從醫院回家的一段時間,婆婆的精神狀態不好,總是自己想不開,不想拖累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地說著。為了給婆婆開解,田紅梅每天堅持給婆婆擦拭、按摩身體,忙完農活回來陪婆婆聊天、解悶,村里的大事小事,電視機里的新鮮事,一股腦地說給婆婆聽,一有時間就攙扶婆婆鍛煉恢復,老人想吃啥,她總是盡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時間長了,老人的心結解開了,臉上開始展現出了笑容。田紅梅說:“我沒有其他的本身,能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干干凈凈、開開心心,我就知足了。”
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田紅梅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已經能獨立行走了,原來滿是皺紋和苦惱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色難”,千難萬難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在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這樣的情況在田紅梅家是看不到的,盡管有時候田紅梅也會遇到難心事,但她從不在婆婆面前表現出來;婆婆有時候性情暴躁,說話刻薄,田紅梅總是面帶笑容,想盡一切辦法哄老人開心。現年67歲的婆婆王夕梅總說:“我能活到這個年紀,多虧兒媳婦多年來對我的照顧,我有這樣的好兒媳婦,是我一生中最知足的事”。田紅梅也常常對婆婆說“人生百年有個娘好,婆婆越長壽,做兒媳婦的最幸福”。現在,王夕梅的身體逐漸康復,精神狀態也是積極樂觀。這些年來,在田紅梅事跡的積極的感召下,左鄰右舍也成了孝老愛親的典范。田紅梅在孝敬長輩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得到了父老鄉親的絕口稱贊。如今西洛莊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觀,很多老人們都流傳:“西洛莊村出個田紅梅,村中媳婦齊學好”。
田紅梅的婆婆說:“我是貧苦農民出身,身體又不好,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碰上這么一個好媳婦,真是晚福非淺”。聽了此翻出自內心的話語,我們為之感動和贊嘆。多年來,田紅梅一直遵循“敬老愛幼、勤儉自強、孝行天下、淡泊從容”的人生品格。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給她們一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讓她們獲得了精神上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們相持相扶,彼此關愛,淌過生活的難關;在漫長的生活長河里,她們寬容以對,互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實和精彩。這細水長流般的愛,將會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體味真、弘揚善、享受美。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