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口鎮(zhèn)中隊中隊長李杰和他的伙伴及他的家人向善重愛,十年如一日,他們用真情和善心鑄起了愛心“接力棒”,真誠救助困難戶,讓幸福之花破蕾綻放,讓愛心溫暖著人間,溫暖著社會。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口鎮(zhèn)邱瑞父母原都是口鎮(zhèn)供銷社的職工,父親人高馬大,忠厚老實,一表人才,工作又勤奮吃苦,深得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邱瑞的媽媽聰明能干,漂亮可愛,心地善良。二人在工作中相識相愛,并喜結良緣。婚后二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取名叫邱端。女兒濃眉大眼,白白胖胖,聰明可愛,一家人雖然過得清貧,但卻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小兩口用心編織著一家人未來的憧憬與甜夢。可天有不測風云,令邱瑞的父母萬萬沒想到的是,災難競降臨到了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2006年的一天,邱瑞的父親突發(fā)腦溢血,被送往醫(yī)院搶救,搶救過來以后又被查出尿毒癥,那一年邱瑞只有10歲。高仰的冶療費,把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拖進了萬丈深淵。為了及時治病,邱瑞的媽媽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借遍了所有戚朋友,家庭被折騰的一貧如洗、負債累累。一天,邱瑞想吃火燒,買一個需要三角錢,可當時邱瑞的媽媽身上只有唯一的兩角錢,她回家翻遍了所有抽屜及放過錢的地方,最終還是沒找到一角錢。這日子還有法過嗎?她覺得天都要塌了。她絕望了曾想到過死,想脫離這痛苦的折磨。父親對母親說他要放棄治療,不再拖累這個家,邱瑞母親成天以淚洗面。
愛心是汪洋中的航標,她可指明新生的希望。就在邱瑞一家人走投無路時,警盾生出的光亮和民警付出的愛心和伸出的溫暖之手,又讓這個家庭看到了希望。
2008年,李杰調到口鎮(zhèn)中隊任中隊長,他了解到情況后,決定和同事們奉獻愛心,幫助邱瑞走出逆境。第一次,李隊長動員全隊民警捐了500元現(xiàn)金,給邱瑞買了一個羽絨服棉祆送到了邱瑞家中,對全家人進行慰問,使全家人感激萬分,像迷路駛進了黑暗中的盲人重新見到了光明。從此,逢年過節(jié)、暑期寒假,民警們都會帶著他們的愛心“串門走親戚”。有的時候是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有的時候是助學金,有的時候他們還會用中隊小菜園的收獲做上一桌飯菜,邀請孩子們來隊品嘗。為了讓孩子走出家門,開闊視野,每年兩次邀請她及另外兩個被資助的孩子走進中隊參觀、聚餐、外出游玩,勉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2012年10月,李隊長了解到其家人有意開洗車行自謀生計,中隊民警與其一同規(guī)劃,出資千余元供其購置洗車裝備,并幫助其打井、硬化地面、購買設備、協(xié)調關系。終于,11月8日愛心洗車行正式開業(yè),收入也十分可觀,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讓這個家庭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也給邱瑞的學習增加了倍心和勇氣。邱瑞在校學習刻苦,品學兼優(yōu),學習成績名列前茅,2013年以658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我市一家高中錄取。
由于邱瑞的母親忙于經營,經常耽誤給邱瑞送飯的時間。邱瑞為了省錢,中午不外出買飯,一餓就是一下午。李杰中隊長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便與妻子商量,承擔起了為及邱瑞送飯的責任,并動員岳父母一塊參與,及時做好吃的飯菜,由妻子下班后給邱瑞送去。下雨陰天,邱瑞不能回家,李杰的妻子就接邱瑞到家里住,教育她要面對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喪失信心。哪怕千難萬難,也要勇敢面對。自強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從而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嶄新樂章。不僅使邱端信受感動,而且樹立起了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學習更加刻苦努力,成績也越來越優(yōu)秀。就這樣,數(shù)年如一日,李杰一家人精心照料邱端勝似親人。
善良的心就是太陽,心中有愛,人間即是天堂。2016年6月,邱瑞不負眾望,在高考中取得了高出一本線61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新疆大學錄取,母女二人喜極而泣,李杰和全隊民警非常高興。
在全家人為邱瑞金榜題名高興之余,上學的學費讓一家人再度陷入了沉默。就在全家犯難的時候,網絡上一篇“為她點贊!口鎮(zhèn)這個女孩高考超一本線61分,卻曾因家庭困難面臨輟學……”的文章被大家爭相傳閱。在天津工作的萊蕪老鄉(xiāng)張福順的努力幫助下,一位張女士當即表示可以資助邱瑞4年的學費。邱瑞說:“有一天,我能掙錢了,一定給爸媽多買點好吃的,然后把剩余的錢都交給李叔叔,讓愛心繼續(xù)傳遞下去。”
8月28日,邱瑞順利坐上了前往新疆大學的火車……
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感恩是人的天性。接受一份幫助,投成一份笑容,然后讓這種愛心傳遞。對于獻愛心的人們,邱瑞一家感恩不盡,她的媽媽在暫無條件回報社會的情況下,每年自愿到市里無償獻血,每年兩次,每次300cc,己連續(xù)獻了五年。她說:“在現(xiàn)有條件下,我只能盡這點義務幫助別人。我們一家永遠不會忘記幫助過她的人,更不會忘了社會這個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我會和全家人甚至祖輩把愛心接力傳遞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