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點亮生活的領路人
張曉梅,視力二級殘疾,車禍又奪去丈夫的一條腿,但她堅強面對生活,樂觀勤勉向上,將無私大愛奉獻給殘疾人朋友,盡自己所能為他們帶來生活的陽光與溫暖。

張曉梅(中)在傳授按摩技巧

張曉梅(左)在做講座

張曉梅參加盲人協會活動

張曉梅在做講座

張曉梅(前排中)參加殘疾人活動
人物簡介
張曉梅,女,1965年12月出生,李滄區盲人協會主席 、李滄區盲人按摩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青島市李滄區興華路街道邢臺路社區居民。
事跡概述
張曉梅,視力二級殘疾,車禍又奪去丈夫的一條腿,但她堅強面對生活,樂觀勤勉向上,將無私大愛奉獻給殘疾人朋友,盡自己所能為他們帶來生活的陽光與溫暖。張曉梅榮獲“全國優秀殘疾人專職委員”“山東省‘百千萬’殘疾人創業標兵”“青島市特殊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被評為青島市“笑姐十年”愛心個人、青島市文明市民。
故事正文
生活對于張曉梅而言,充滿了挫折與磨難,但她卻用堅強和愛心照亮著自己的路,也溫暖了他人。
張曉梅是一位視力二級殘疾人。1989年,她與丈夫結婚。一年后,車禍奪去丈夫的一條腿,那時,女兒剛出生50天,而她又患急性乳腺炎剛剛做完手術。
生活的磨難并沒有打倒張曉梅,她不顧傷口的疼痛,每天奔波于醫院、家庭之間哺乳女兒、看護丈夫。最艱難的日子里,張曉梅得到了來自家人和社會的幫助,將最難熬的日子扛過去,她開始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張曉梅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她想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殘疾人。2003年,她擔任社區殘疾人聯絡員;2007年,當選李滄區盲人協會主席。
張曉梅常說,她深愛著身邊的殘疾人,最欣慰的就是能夠為殘疾人及其家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所在的社區有一位智力殘疾男孩因受哄騙,為正在行竊的不法分子望風,結果被提起公訴。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那段日子她沒日沒夜地為這個男孩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她作為男孩的代理人出庭辯護,陳述的幾條辯護意見被法官全部采納并宣布對男孩從寬處理,男孩的爸爸媽媽流下感激的淚水。
張曉梅把愛心投入到盲人協會的工作中,她倡導協會成員互幫互助,專門成立友情互助隊,協會成員當中誰家遇到困難總能看到互助隊員的身影。她為盲人訂閱了各種盲人書刊,空閑時間她還經常拿起隨身攜帶的放大鏡為盲人朋友們讀報紙、刊物等。針對部分盲人對低視力殘疾人士有排斥心理的情況,張曉梅在組織協會活動時特意安排低視力殘疾人照顧盲人,實行一對一幫助方式,促進他們接觸與溝通。她還利用給顧客按摩的機會向他們宣傳殘疾人自強自立的感人故事,顧客們被盲人朋友們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深深感動,他們主動提出愿意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殘疾人。就這樣,依托社會力量和志愿者的幫助,張曉梅帶領會員們走進青島奧帆中心,走進嶗山……除此之外,她組織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舉辦盲人按摩技術交流座談會,開展盲人卡拉ok演唱活動,組織盲人計算機知識競賽,進行盲人朋友及其家屬的盲人定向行走培訓……所有的一切都是為讓盲人朋友能夠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她還主動義務擔當起李滄區殘疾人服務中心盲人按摩技術指導這項工作,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創業謀生。她對殘疾人學員生活上關心備至,學習上嚴格要求,對每一位學員都是手把手地教。還以自己當教具,常常被學員按得筋疲力盡甚至出現水腫。在傳授技術的同時,她還十分注重對學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學員們掌握了一些技能,能夠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讓他們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氣,更有了脫貧致富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張曉梅還參加了青島市笑姐志愿者公益發展中心愛心助殘團隊。2008年汶川地震,她帶領16位盲人按摩師參與“義務按摩募捐善款”活動,一天內共為災區募集善款3000多元。由于她潛移默化的影響,她的女兒也加入到助殘志愿者的行列中。
不見前路,她百折不撓;愛心助殘,她大愛無疆。她用堅強照亮著自己,更用愛心點亮著身邊的殘疾人。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