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英,女,漢,中共黨員,棗莊市嶧城區環衛局掏糞隊隊長。
作為一名風華正茂的女同志,她從19歲就扎根環衛,負責整個城區80余座公共廁所的管理工作,風雨無阻,事必躬親,二十二年如一日,傾其黃金年華書寫出一段別樣人生。作為一名黨員,她始終在用飽滿的工作熱忱和實際行動兌現著入黨誓詞,不斷挑戰工作困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塑造了嶄新的人生高度。她,就是嶧城區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局掏糞隊隊長朱秀英。
朱秀英1995年參加環衛工作,二十多年來,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還是節假公休,每天都早起到城區每個公廁檢查掏糞工作質量成了她的“必修課”。她所負責的掏糞隊共有42人,負責保潔的80余處公廁多位于城區的背街小巷和人口集中的區域,街道窄、路況差,每個廁所每天要清理兩次。掏糞工作性質和工作量使她不敢有絲毫懈怠,尤其是創衛期間,朱秀英對公廁保潔工作要求更加嚴格,作為一個女同志,早晨她甚至經常來不及洗把臉就風風火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宏偉的建筑可作為一個城市的地標,公廁衛生狀況就是一個城市環衛行業的第一名片”,這就是朱秀英的工作緘言。她要求掏糞隊職工把公廁當作是自家的衛生間來打掃,掏糞是集清掏、沖刷和疏通為一體的工作,臟和累自不待言。在日常保潔中,她每每親自上手,按照“六凈六無”標準沖刷公廁,邊干邊為剛入行的環衛工人說明講解,一有空就與一線工人討論公廁清淘中存在的問題。一天下來,渾身散發著揮之不去的臭味,“嚴苛而可敬”,同事和一線工人都這樣評價她。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期間,天氣炎熱,朱秀英經常奔忙在公廁保潔、督導的路上,當她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里,洗漱完畢坐在飯桌旁,鼻子里竟聞不見飯香,嘴里咂摸不出一點兒飯味,更讓她心酸的是15歲的兒子經常嫌她身上“有怪味兒”,遠遠地躲著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辛苦努力下,創衛暗訪及前期各項檢查中,公廁升級改造及保潔工作多次受到區領導的高度贊揚,也為區創衛工作的順利推進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今年4月份的一天下午,單位接到群眾電話,反映文昌小區公廁下水道口被堵,化糞池外溢,嚴重影響周圍群眾的生活。當時朱秀英剛要下班回家,接到通知后,她二話沒說,組織人手、帶著車輛和工具趕到現場。到了現場,部分居民情緒激動,不問青紅皂白地指責她,而她不急不惱,一邊耐心向群眾解釋致歉,一邊利落地組織清理工作。化糞池滿可以用吸糞車清理,可下水道不通就只能人工清理。在清理完化糞池后,她與工人合力打開一塊塊下水道的水泥板,刺鼻的臭味在幾十米以外都能聞到,過往路人無不緊掩口鼻。她直想犯嘔,幸好中午因為工作忙,沒來得及吃飯,干嘔了幾次,只蹲下吐出幾口水。學生放學,居民也下班回家了,一刻也不能耽擱!想到這兒,她強直起身子,與隊友一道用糞勺一點一點將堵塞在下水道里的污物清理干凈,僅僅用了40分鐘,下水道又恢復暢通了。看到這一幕,周圍的群眾嘖嘖嘆贊,那個曾經指責過她的居民,竟然為她拿來了清水和板凳......。
二十多年來,朱秀英在工作中不分份內份外,不計個人得失,有榮譽主動讓,遇艱苦主動上。平時含蓄內斂,可一遇到突發性的任務,她就像搶險隊員發現了險情般,神經馬上緊繃起來,即使加班加點也要保質保量地完成。“我們的工作是看著別人的臉色、捂著自己的鼻子干,有時味覺和視覺都能被臟和臭馴服,別人是體會不來的”,她常常如是說,既是體會也是自嘲,但其中也浸潤著幾多汗水和不為人知的辛酸。
許多朋友特別是家里人,都曾經苦口婆心地勸過她,讓她離開這個“與糞便為伍”的工作,體不體面也好,臟和累也罷,畢竟你已經干了這么多年了,況且口碑也不錯,即使你提出不干了、換換崗位,領導、同事也不會有什么看法,再說負責掏糞的活也不是非你不可。她也曾動搖過,二十二個春秋的付出和磨礪,有太多的艱辛,更有沉甸甸的收獲,她最終還是選擇堅持下去。“一些所謂的好工作,或許我這輩子都干不上也干不了,現在我為全城老百姓沖廁掏糞,干最臟最累的工作,或顯平淡了一些,但也必不可少呀。工作質樸,良心可安,這可能就是我堅持這項工作的心理支點吧!”
她,就是這樣一名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一位在掏糞工作一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的環衛工人,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在從事著普通甚至部分人認為不起眼的工作時,卻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勞動、默默的付出贏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贊許。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作為,沒有豪言壯語,卻以她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以她不求回報的全力付出、以她平實樸素的言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了令人欽佩的篇章,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也展示了新時代環衛工人的新形象。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