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堅持
多年以來,作為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一名普通的80后殯葬職工,劉莉信守“立足于本職崗位”的工作理念,“用溫情撫慰故者和親人,讓群眾滿意再多一點”的原則,使治喪群眾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體貼關懷。

劉莉工作照

劉莉生活照
劉莉,女,1981年11月生,漢族,中共黨員,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職工。
多年以來,作為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一名普通的80后殯葬職工,劉莉信守“立足于本職崗位”的工作理念,“用溫情撫慰故者和親人,讓群眾滿意再多一點”的原則,使治喪群眾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體貼關懷。
2005年5月劉莉加入了蓮花山殯儀館的女子化妝班,開始從事遺體整容化妝工作,從這項特殊的工作中她體悟到了“堅持”二字的真正含義。喪屬的每一句話,都會牢記在心;喪屬的每一個要求,都會去想辦法,盡量達到他們的滿意,哪怕是點滴的小事,放到喪屬身上都叫大事,憑著一份真情和愛心,為前來治喪的群眾支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為了干好本職工作,她勤學苦練專業技能,謙虛求學服務技巧,立志能在日常工作中有一個優秀的表現,以真誠、親情化的服務態度,帶著對喪屬飽滿的滿腔熱忱,盡力再現逝者生前的容顏。她覺得堅持“喪主至上、服務第一”為宗旨尤為關鍵,只有換位思考的理解喪主,方能將真正優質貼心服務帶給喪主,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促使著她從一位殯葬職工的角度將殯儀服務工作做細做好。最使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整容化妝經歷是一名因意外交通事故死亡的未婚女性被送入館內,在整理逝者的遺物時,在其衣袋內卻發現了約2500元現金、四張銀行卡、五萬元股票證券、發票一宗以及身份證等物件。這些遺物若不作妥善保管處理,可能會對逝者甚至逝者家人造成很大的損失,想到這,為了不讓更多的人著急,她立即通過查找整容單找到逝者單位聯系電話,將遺物一事及時告知了逝者家屬。第二天,逝者家屬取回了遺物,對她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此時此刻的她感到了十分溫暖,她覺得付出得到了回報,是一種無論什么都難得換來的幸福感與榮譽感!
2011年6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劉莉同志調入到業務一科從事禮廳告別引導服務工作,在工作中她更加是乘勝追擊,不僅繼續堅持在業務技能和服務技巧中錘煉自我,更為了能提供優質的服務,主動在崗位中多發揮吃苦耐勞、謙虛謹慎的工作精神,以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的服務工作。殯儀館,服務是關鍵;搞服務,禮廳引導是關鍵中的亮點,她將日常工作中的小事看作是服務中的大事,喪屬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她服務中需要謹記的重點,將這些記錄在心,再結合個人的專業知識,反饋給喪屬的自然是暖心的詢問與周全的安置。讓她記憶最為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關于一個6歲小女孩的葬禮,由于女孩父母因極度的悲傷而對儀式的安排顯得手足無措。深切地體會到了喪女父母的悲痛之情,因此提出了用個性化的儀式給孩子送行的建議,并對儀式流程做了細致的講解,得到家屬的認同與感謝,她因此感到十分的自豪,因為可以此證明她的專業基礎與知識積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了及時有力的幫助,也督促著她更加的做好引導服務工作。隨后她和同事們把加班加點按照策劃案進行了告別廳布置。看到女孩的母親哭的直不起腰來,在告別廳內專門為其準備了一把椅子,并派專人全程照顧到整個儀式結束。告別儀式的場面非常溫馨、感人,父母失去愛女的悲痛、思念之情和親友的惋惜、撫慰之意交織,人間真情真實呈現。從接洽、舉行儀式到領取靈骨的全部過程中,她一直陪伴在家屬的身邊,安慰、開導,用她的關愛和真情服務控制著這對父母的情緒,直到看著家屬離開,才深深的松了一口氣。自此,她們對愛的神圣、偉大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至今她仍一直從事著禮廳引導服務工作,就像當時在做整容化妝工作一樣,還是會盡心盡力做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將有限的專業能力投入到無限的殯儀服務事業中去,充分發揮個人所長,把今后的工作做細做精。
蓮花山的點點滴滴,是她學習工作的階梯,知識的羽翼在不斷的服務工作中逐步的豐滿起來。現如今,她依然沒有改變,依舊還是那個好好踏實干活的劉莉,但是改變的是她更加心系治喪群眾,更加心系單位發展。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