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最美的語言
左守英,女,1941年8月生,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西湖村村民。 照顧撫養傻兒媳、孫子孫女、重孫女三代人,32年如一日,孱弱的身軀扛起家庭重任,于柔弱中迸發出母愛的偉大力量。
左守英,女,1941年8月生,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西湖村村民。

照顧撫養傻兒媳、孫子孫女、重孫女三代人,32年如一日,孱弱的身軀扛起家庭重任,于柔弱中迸發出母愛的偉大力量。
1984年,左守英的兒子迎娶了因大腦炎后遺癥導致癡呆的劉立秀,于是左守英就開啟了照顧傻兒媳的漫長之路。兒媳智力僅有幾個月嬰兒的水平,生活不能自理,除了吃飯的手勢能看懂外,基本無法與人交流。每次吃飯,都是左守英盛到碗里端給她,吃完后還要及時把碗筷拿走,晚了就會被順手扔掉。一些湯菜、骨肉,就得一勺一筷的喂給她吃。兒媳晚上睡得很少,大多時候白天瞇瞪一會,然后整夜整夜的不睡覺,有時在院子里走動,時常打壞盆子罐子,把水倒得滿地都是,左守英就一直陪著她、哄著她。兒媳不喜歡換衣服,老人只能趁著她熟睡時強行幫她換,左守英體單力薄,體重不到九十斤,而兒媳卻一百多斤,每次換衣服老人都會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有時還會摔倒受傷。鄰居勸她反正兒媳也沒有臟臭的感覺,就別受累換的那么勤了,她卻說:盡管兒媳有些傻,但只要我能動,就不能讓她邋遢地活著。
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30多年她始終如一,既照顧著傻兒媳,又盡心盡力撫養著傻兒媳生下的一對兒女。從兒媳懷胎十月,到孩子出生養大,全是她一人在操持。孩子一口媽媽的奶都沒喝過,家里也買不起奶粉,只能用小米面喂給孩子喝。孩子睡著了,老人還要趕緊干家務、做農活,照顧傻兒媳吃喝拉撒,忙得一天只能吃一頓飯。現在,孫女出嫁了,孫子也結婚了,重孫女今年都三歲了。因為孫子要在外邊打工,老人又幫著孫媳婦照顧孩子。
32年的日夜操勞,讓左守英比同齡人顯得更蒼老,但照顧兒媳已經成了老人的習慣。老人說她這輩子就是為照顧傻兒媳來的。看著兒媳孩子般依賴的眼神,老人明知道她聽不懂,還經常絮絮叨叨地與她交流,這真是世上最美的愛的畫面。
2013年,左守英被評為平邑縣第四屆道德模范。
責任編輯:李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