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遵珠,男,49歲,賈寨鎮耿店村支部書記,從2002年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摸著石頭過河,盡職盡責地帶領群眾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共同致富的道路。
耿遵珠接手之初的賈寨鎮耿店村,處在茌平縣城最西,要想在稀薄貧瘠的農田里做出文章,一無資源優勢,二無區位條件。村里破爛不堪、村路泥濘難走、宅基地亂搶亂占、蓋房亂搭亂建、打架賭博的、不孝敬老人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此,耿遵珠沒有絲毫退縮,毅然接起了帶領村民致富的重擔,并作出承諾: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他首先建立和完善了《村“兩委”議事規則》等十余項工作制度,嚴格執行《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度》《四議兩公開制度》,使村里各項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
怎樣帶領村民致富,他沒少費腦筋。他自費去壽光考察,確定發展棚菜生產的思路,他帶頭發起,聯系92戶社員集資32萬元,按“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成立了綠冠蔬菜合作社。2009年,合作社投資建設了育苗場,年育苗突破300多萬株,盈利65萬元,結束了從外地進苗的歷史,每株節省成本1毛錢,社員分工52萬元。合作社還建設了蔬菜精包裝加工廠1處,100噸蔬菜低溫冷藏庫1座,購進了農藥殘留檢測、化驗設備、包裝生產線、運輸設備等,經營服務由此涵蓋了育苗、藥檢、運輸、包裝、冷藏等多個環節,而耿店村的蔬菜種植業也由此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現在,合作社年收入達到3000萬元帶動周邊12個村成為了蔬菜生產專業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3000元到現在2萬多元。
錢袋子鼓了,好日子過了起來。耿遵珠開始帶領村民著手改善生活條件。作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建設了高標準住宅樓;投資100萬元對全村電網進行了改造;投資25萬元對全村1200米的下水道進行重新鋪設。他將合作社與村黨支部建設結合起來,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壯大集體收入,目前,耿店村集體固定財產達300多萬,他用集體收入,修理建設了村級公路、安了路燈、修了下水道、建設文化大院、村級養老院、進行新農村建設。
從2002年上任至今,他不忘初心,帶領大家艱苦創業,發展大棚種植,改善村居環境,讓耿店村村民過上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他曾獲“優秀支部書記”、聊城市“優秀共產黨員”、聊城市勞模、聊城市鄉村之星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