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允蘭,女,1959年出生,山東省曲阜市書院街道宮家村人,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她毅然割腎救子,給兒子帶來第二次生命,譜寫了一曲母愛的贊歌。
對35歲的尿毒癥患者宮洪亮來說,2016年8月8日,就是自己的第二個生日。就在這一天,母親王允蘭的左腎成功移植到自己的體內,并開始正常運轉。“35年前,母親賜予了我生命;現在,又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兩眼噙著淚花的宮洪亮激動地說。
兒子確診雙腎衰竭,感覺像天塌了
雖不是很富裕,但王允蘭一家勤勞能干,生活普通而幸福。兒子宮洪亮2005年被確診為腎炎后,他便踏上了漫長的治療道路。今年4月,宮洪亮病情加重,在濟南軍分區總醫院確診為雙腎衰竭。唯一的治療方法是腎臟移植,無情的病魔和高昂的醫療費用,無疑給這個家庭了一記晴天霹靂。得知這一消息的宮洪亮,曾一度陷入了絕望,甚至想到過輕生。在宮洪亮陷入絕望的同時,災難卻再次降臨。5月10日,妻子張志香在打工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頭部受傷昏迷多日,目前還沒有恢復記憶。“感覺自己沒啥希望了,甚至想到過死!笨吹浇K日消沉的兒子和病床上的兒媳,王允蘭明白,在這個時候兒子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勵,而作為母親,她要為兒子撐起哪怕是一小片天空。
母親割腎救子,為了兒子選擇堅強
兒子診斷結果出來后的第一時間,王允蘭便同老伴商量,自己捐腎給兒子,但得到了老伴的的反對。老伴認為她平日身體就不是特別硬朗,再割掉一個腎會給日后的生活造成極壞的影響,要捐也是他來捐。老兩口爭執不下,一同到醫院進行配型檢查。通過系統檢查,王允蘭和兒子的配型更為吻合。
配型成功后,要為兒子捐腎,首先要過的是兒子這一關。“我不能拖累了俺媽媽”。面對兒子的強烈反對,王允蘭卻搬出醫生的話,“一個腎臟同樣能健康地活著,媽媽的身體自己還能沒數?”通過多番的疏導,王允蘭最終說服了兒子。經過之前詳細的檢查,母子二人的腎臟移植手術被安排在了8月8日。
母子打起精神,重燃生活希望
讓王允蘭和家人欣慰的是,腎臟移植手術很成功!兒子宮洪亮的身體也在慢慢恢復。正在家中休養的王允蘭臉色仍有些發黃,經常會感覺疲憊無力,不能長時間站立和保持坐姿。但每次和仍在醫院進行康復的兒子通話時,她卻完全是另一種狀態,從話語里絲毫聽不出虛弱的聲音。“為了讓他安心治病,我必須要打起精神來,為了兒子,為了家庭,每一位母親都會這么選擇,都會這么做!泵看胃鷥鹤油娫,聽見兒子身體慢慢康復,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王允蘭割腎救子的事跡,深深感動了街坊鄰居,宮家村的村民們紛紛為這個家庭獻上愛心,祝福她和兒子能夠早日康復。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