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基層派出所長

李宜章工作場景照

李宜章工作場景照

李宜章工作場景照
李宜章,男,1973年生,日照市東港區公安局陳疃派出所所長。
“有一種理想叫做責任,有一種情操叫做奉獻”。李宜章同志正是以這種對事業的高度負責感,對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樹立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為構筑和諧漣源作出了突出貢獻。自參加工作以來,李宜章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受到上級領導和轄區群眾一致好評。
李宜章扎根基層,十幾年來幫助轄區群眾辦理了一樁樁小事、化解了一件件家庭鄰里糾紛、為群眾送上一項項便民服務,把轄區百姓的每一樁小事當成自家事。在下村大走訪中李宜章同志了解到,陳疃鎮下蔡莊村有一位李姓的鰥寡老人,是位盲人并且手腳殘疾,在村里怕被別人欺負,一直躲陳疃鎮河道的橋邊靠乞討為生。李宜章同志了解后,多次到河道邊給他送吃送衣,并幫助辦理了身份證,聯系溝通有關部門為其辦上了低保,并幫助他修繕了房屋,解決了部分生活用品,使老人的生活得以安穩。
今年夏天,一名男子到所內給自己的養女落戶,原來男子與自己的妻子于1999年5月25日在嵐山汾水汽車站撿到一名女嬰,當時女嬰約八個月左右,經多方打聽,并等到晚上8點左右,未見有人尋找,沒辦法只能抱回家撫養,隨后取名為許圓圓(養女)。現在孩子面臨上學,但是沒有戶口上不了學。因為不是親生的,沒有出生醫學證明,又聯系不到孩子的親生父母,所以孩子的戶口落不下。李宜章同志了解情況后;就該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了匯報,并與民政局報社等取得聯系,主動幫著男子辦理相關手續。終于將孩子的戶口落下了,解決了這一家人的困難。
隨著進村入戶訪查次數增多,走在大街小巷,本地居民、外地商民都把李宜章當成了好朋友,見面噓寒問暖,主動反映社區內的情況,在群眾與派出所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之橋,和諧之橋,轄區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度大幅提升,警民關系進一步融洽。對這些成績的取得,李宜章心里樂開了花,他感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追求。
近年來,公安機關開展信息采集大會戰,掀起了信息化建設的新高潮。面對艱巨的工作任務,李宜章沒有退縮,更沒有講怨言,從學習社區警務信息系統運用入手,認真鉆研業務,很快便走入正軌,白天走街竄巷,晚上錄入信息,一次,二次登門入戶,電話預約,這都是李宜章的看家本領。要保證信息資料的鮮活準確,就得不怨其煩的溝通,收集。李宜章常說:“我笨,這項活我沒有新招,更沒有捷徑,走捷徑就會不實。”多樸實的話語,回頭一想,是呀,哪有什么高招,靠苦,靠走,靠自己的雙腳雙手,這就是社區數據采集的工作方法。開展入戶訪查,對其他的民警而言可能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負擔,但對于李宜章,他卻把此項工作當成與群眾溝通交流的有效平臺,不但社區數據采集工作做到家,還有機地把社區巡防、治安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保、清網行動、清剿火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十八大安保等專項工作結合起來,全面深入轄區排查重點單位、居民小區、行業場所、商鋪,簽訂治安管理責任書、發放民警提示、粘貼消防宣傳提示等各類資料3000余份,把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做到群眾家中、學校、單位。全面提高轄區群眾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有效杜絕各類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李宜章同志扎根社區,立足本職,求真務實,訪貧問苦,訪排民憂,不斷用警心溫暖民心,確保了轄區的安寧和諧,維護了牟定公安的良好形象。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