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師”是人們對環衛工人的美譽,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這種重復而繁重的清掃工作,又使許多人望而卻步。寧津縣城管執法局環衛工人閏文珍用辛勤的汗水、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將這平凡的工作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面對比自己一個月的工資還要多的意外錢財,你會怎么辦?——閏文珍,一個家境并不富裕的、60多歲的老太太,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
2015年3月16日,寧津縣城管執法局環衛處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一位來訪的老同志,他給工作人員一封表揚信,在短短的不足兩頁、300多字里,表達了他們全家對閏文珍的高度稱贊!來人姓謝,是寧津縣第一中學的退休老教師,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八和老伴打掃完衛生,把要丟掉的紙箱、破舊雜物等打包后交給閏文珍,讓她給扔到垃圾箱里。閏文珍把打成捆的雜物接過后,就又開始了其它工作。空閑時間,她把收集到的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發現謝老師交給她的雜物里有一個包裹著的小盒子,打開后竟然是一只鉑金耳環。雖然對金銀手飾類的價格不太清楚,但是閏文珍知道這只鉑金耳環的肯定很貴、很值錢,有可能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還要多。這一刻,她立即想到的,不是去鑒定這個意外收獲的價值,也不是把這個秘密偷偷地藏起來,而是在心里條件反射似地想到了謝老師一家找不到耳環是多么著急,她想:馬上就要過年了,這一家人也許就會因為找不到重要的東西很不開心。她一心想著要把耳環送回去,但是她又不知道那位謝老師的家在哪里。于是她開始注意過往的行人,終于在第二天的下午,又遇到了謝老師。當她把這只耳環交還的時候,謝老師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這只鉑金耳環還會找回來,而且是通過外人的手找回來。
閏文珍不知道這只鉑金耳環老教師一家找了好幾年了,不是她的善行,也許耳環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個意外的驚喜讓謝老師一家整個春節都很高興,逢人便提環衛工人閏文珍拾金不昧的真實故事,讓聽到的人感想萬分。而閏文珍呢,她在處理這件事的態度上十分堅決,從發現到交還1天多的時間,她都沒有動搖過把東西還回去的決心。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就是環衛工人這么一個平凡的崗位,閏文珍用自己的兢兢業業的實際行動,默默無聞的奉獻付出,詮釋“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讓愛崗敬業、拾金不昧的美德,照亮我們美好如畫的幸福家園,譜寫出一曲新時代文明和諧之歌!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