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媽媽捐腎救子
郭香菊,女,1959年8月出生,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許營鎮店子村村民。郭香菊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當兒子患有重度腎衰竭時,她毫不猶豫做出了捐腎救子的舉動。

郭香菊和兒子在一起
郭香菊,女,1959年8月出生,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許營鎮店子村村民。郭香菊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當兒子患有重度腎衰竭時,她毫不猶豫做出了捐腎救子的舉動。
郭香菊的兒子趙子操,今年29歲,去年五六月份檢查出腎衰竭。兒子被確診為尿毒癥,郭香菊得知這一消息后,頓時感覺天塌了一般,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悲傷過后,郭香菊深深的知道,作為母親,她必須理性面對現實,積極尋求治療方法,同時還要給兒子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
醫生說,治療腎衰竭最好的方法就是腎移植。但是高額的手術費讓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著實感到為難,并且等待合適腎源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考慮到趙子操的家庭情況,醫生透露,如果親屬腎源合適的話,再好不過了,并且手術費也會大大的降低。
郭香菊救子心切,沒有跟自己的丈夫商量,就決定去配型,而且配型成功。看到希望的郭香菊說:“我的三個孩子年紀都相差一歲,三個孩子上學從不亂花錢,也沒過上好日子,我就感覺欠孩子,當娘的,必須得補償他們。”
雖然母親非常堅決,但是趙子操卻有所顧慮,本來母親年紀大了,身體大不如以前,趙子操考慮要是母親再把腎捐出一個給自己,那對母親身體健康將會影響很大,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但在母親的一再堅持下,今年3月11日,郭香菊、趙子操母子兩人最終走進了手術室,成功進行了腎移植手術。
眼看著兒子病情還不穩定,剛做完手術七天的郭香菊,是怎么也靜不下心來療養身體,此時她做出一個讓大家都吃驚的決定,下床去照顧兒子。同樣是剛做完手術,郭香菊卻拖著病弱的身體照顧兒子的衣食起居,在兒子面前她精神十足,從不表現出疲憊和難受,為的就是能讓兒子安心靜養。
郭香菊說:“給俺兒換這個腎看起來成功了,可是當娘的總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藥斷不下來,一次都不行,親戚朋友都借遍了,一個月光吃排斥藥就3500,還有救心的。我跟兒說,別說一個腎,就是兩個腎,我先走也不能叫你先走,所有當娘的都有這個感覺,有人說你太偉大了,我說不偉大,給自己的兒子這怎么叫偉大啊。”
在給兒子治病的過程中,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承受多大壓力,郭香菊從來沒有退縮過,她一直在給兒子做榜樣、做表率。生活中,做完手術的趙子操,情緒很不穩定,經常會無故發脾氣,但是作為母親從不跟他計較,平時她跟以往一樣,態度平和的給兒子洗衣做飯,照顧他的衣食起居,從沒說過一個“累”字。郭香菊說,自己家庭條件不好,有很多好心人得知她兒子的情況紛紛幫助他們,她特別想好好感謝那些幫助他們的好心人。
現在郭香菊母子倆仍需要一年半載的恢復期,對于以后,郭香菊說,堅持就是勝利,走一步說一步,堅持下去。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