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一線的清華博士
2016年08月03日 16:58來源:大眾網
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懷揣產業報國夢想,扎根基層、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企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全系列、全領域的產品轉型升級,引領行業技術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陳文淼,男,漢族,博士研究生,1983年12月出生,2005年12月加入共產黨,現任濰柴動力發動機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產品試驗中心主任、產品開發黨支部書記。
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懷揣產業報國夢想,扎根基層、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企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全系列、全領域的產品轉型升級,引領行業技術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以年輕黨員的熱情和干勁取得了卓越業績,贏得了業內和企業的廣泛認可,為新時期80后年輕黨員的優秀代表。
堅定產業報國信念,撲下身子扎根基層
陳文淼博士畢業之際,秉承清華大學“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擇業理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舍棄了外企的高薪待遇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優先選擇,懷揣產業報國夢想,來到山東重工下屬企業濰柴動力工作,立志用所學知識為我國內燃機行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貢獻自身力量,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抱負和擔當。
2010年3月報到后,他拒絕了公司提供的優越工作條件,主動申請到生產一線實習,轟鳴的機器聲和滿身的油污沒有阻擋這位博士生黨員的學習熱情,他不怕苦不怕累,投身柴油機裝配一線,主動向工人師傅請教學習,并積極提出改善方案。半年的生產現場洗禮讓他對產品的設計、制造環節有了深刻的認識,為其后期開展研發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他用行動回擊了種種質疑,工作不是做秀,縱使“天之驕子”也要腳踏實地。這種學習的勁頭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為企業年輕黨員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和示范。
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實現研發能力跨越
憑借突出的工作業績和良好的群眾基礎,該同志很快被提拔到領導干部崗位。面對更高的職位,更優越的條件,該同志沒有放松對自我的要求,而是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責任擔當,在企業研發體制改革、試驗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業績。
作為產品試驗中心主任,他勇于創新、大膽推動實施了技術工人組織創新變革,建立了技術工人的崗位任職資格模型和考評晉升體系,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通了技術工人職業發展通道,極大激發了技術工人創新熱情和工作積極性。他大力推廣技術工人技術比武工作,通過經驗總結與成果固化,目前已成為市技術工人任職資格認證的行業標準,得到市總工會高度評價。近三年,他帶領技術工人累計完成持續改善項目10216項,實現經濟效益7200萬元。
產品試驗能力建設是企業研發實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自他上任以來,帶領團隊攻堅克難、自主開發了多款軟硬件系統,大幅提升了試驗能力。其中,將試驗臺架由47個提升到172個,試驗能力范圍從發動機覆蓋至零部件、整車、動力總成等上下游產業鏈。自主開發了“臺架自動測控系統”等12款軟件系統,搭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研究測試平臺,實現了發動機試驗檢測技術的“中國創造”,這些成果成功助力濰柴在2015年獲批建設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發動機領域唯一一家企業級國家重點實驗室。
深入踐行“兩學一做”,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干部,該同志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忠誠黨和企業,認真學習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積極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等系列活動,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并將黨的優良作風和企業“約法三章”要求相結合,時時處處作為自身行為準則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有困難先上,有利益先讓,成為職工心目中年輕優秀黨員的形象代表。
作為支部書記,他以維護安全穩定、服務職工群眾為宗旨,急員工之所急,想員工之所想。產品試驗現場危險源眾多,為做好安全維穩工作,他定期帶頭逐項排查,采取安全管控措施,任職期間從未發生過責任安全事故,為員工創造了安全的生產環境。多年來,每到節假日,他放棄回家探親的機會,主動承擔起單位值班工作,讓更多員工得以與家人團聚。同時,為解決加班同事回家交通不便的問題,他倡議發起“順風車”服務,帶頭開車送員工回家,得到了職工同事的一致好評。另外,像申請夜班班車、幫扶困難員工等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他用行動證明,作為一名黨員,不一定非要去做多么驚天動地的偉業,只要時刻將職工群眾放在心上,涓涓細流也能匯聚成汪洋。
模范引領創佳績,以身作則帶隊伍
作為黨員干部,他沖鋒在前、爭做表率,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黨員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作為支部書記,他履職盡責當好“班長”,重視隊伍建設和團隊成長,凝聚員工發展合力,傳遞了發展正能量。
他身先士卒,常年奮斗在產品研發試驗第一線,深入現場、帶頭實干,每次參加發動機“三高”試驗,無論是氧氣稀薄、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亦或是零下35℃的黑河,他都率先到達試驗場地,在極限條件下帶領團隊進行發動機試驗,積累了產品研發、性能提升的第一手試驗數據,為打造濰柴產品可靠、耐用差異化優勢,提供了堅實保障。有人戲稱:陳博士,您可是身子金貴的企業“大熊貓”,在后方指揮就行,這些粗活還是我們來吧,他總是笑笑,然后繼續投入試驗之中。
他以身作則,帶領近600人的產品開發試驗團隊加班加點努力工作,每年完成400余項發動機技術升級,參與申報的《重型高速柴油發動機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累計申請專利288項,已授權180項,推動產品排放水平實現從國Ⅳ、國Ⅴ到歐Ⅵ的不斷跨越,以產品技術的“中國創造”支撐了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的切實落地。在他及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產品開發試驗團隊先后涌現出“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