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恒運,男,1965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梁山縣人民檢察院派駐拳鋪檢察室主任。他愛崗敬業,執法為民,扎實工作,以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個人民檢察官的職責。
一、善打硬仗
兗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院長朱某受賄案,受賄人以身患癌癥為由,拒不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案件一度陷入困境。根據辦案組的分工,吳恒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以主要行賄人為突破口,對另一起案件受賄人直接詢問結合了解他人,不斷探尋突破口。吳恒運深入細致的研究了賬目,找出問題。同時,立即建議將偵查重點放在另一起行賄案上,順利突破了行賄的事實。通過無數工作使受賄案取得重大進展,吳恒運又通過細致查賬,發現了受賄人冒他人之名集資,隱匿受賄贓款的證據,繼續擴大戰果。最終,涉案金額達到近百萬元。
二、調解妙手
2012年濟寧硅元件廠(職工)上訪案中,該廠由于改制不徹底等多種原因,工資長時間發不到工人手中,廠長邱某于2012年2月潛逃至英國,廠方和職工之間矛盾不斷激化。上訪職工曾30多次圍攻濟寧市委市政府,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作為主辦檢察官,他接手這個案子后就扎進了近千頁的資料中,從中尋找案件的突破口,經過三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于查清案情,將邱某、張某上網追逃并實施邊控,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報,實施跨國追逃。邱某作為我國首批公布的百名紅色通輯犯,于2015年10月被勸返,最終歸案。
三、拼命三郎
2012年底,吳恒運任派駐拳鋪檢察室主任。2013年正月初六憑借“邊籌備邊建設”開工建設。吳恒運在工地晝夜加班,冬季施工困難重重,為買到符合要求的樓板,吳恒運帶領施工方跑了二十余家預制廠;他親自收集創作案例資料,半夜逐字逐句審定,又一遍遍審稿、修改,最終僅用一個星期,就將兩個展室共170多塊展板掛上了墻面。一個月建起了一座院落,吳恒運熬的兩眼通紅,在整理的派駐檢察室制度匯編撰寫的工作日志等受到了市院領導的好評。
四、心系百姓
2015年,吳恒運了解到水泊街道王某家的情況,王某3個孩子,兩個女兒上學需要照顧外,兒子因患有先天性語言障礙一級殘疾,且精神狀態不佳。他積極幫助為王某家辦理低保補助。同時,呼吁各級駐村負責機構關注這個家庭,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期間,吳恒運為王某妻子聯系到剝大蒜的工作,吳主任還利用走訪企業的機會,向企業負責人介紹王某的實際情況,希望能幫其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近三年來,吳恒運開展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成功20多件,公訴輕微刑事案件5件,提供案件線索并協助辦案3件4人,勸說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3件6人,監督立案2件2人,監督撤案9件,化解鄰里矛盾糾紛62件,開展服務企業活動30余次,幫助困難群眾80多人次。先后獲得個人三等功、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十佳反貪干警”等榮譽。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