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眼中的"草根大夫"
2016年08月03日 16:18來源:大眾網
扎根衛生所行醫45年,在中醫方面頗有造詣。有人勸他去城里開中醫診所,也有人請他到城里坐診,他都拒絕了,他說:“周圍老百姓認可我,需要我,我就天天在這兒。”


趙自考,男,1956年生,日照市東港區人,現為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西沈馬莊衛生所所長。
趙自考,扎根衛生所行醫45年,在中醫方面頗有造詣。有人勸他去城里開中醫診所,也有人請他到城里坐診,他都拒絕了,他說:“周圍老百姓認可我,需要我,我就天天在這兒。”
1971年10月,當時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村里也算是高學歷了,在村里推薦下,他走進了南湖鎮西沈馬莊衛生所師從一位老中醫,開始了中醫學徒。憑著自己的好學與勤奮,很快他就成了南湖鎮遠近聞名的年輕中醫,從此他開始了救死扶傷的高尚事業,沒想到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四十五年來,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不管刮風下雨,只要有病人找,他總是背起藥箱就走,村里的每家每戶,誰也說不清他一年能到過自已家幾次,但總能說出他的那些治病救人的事,而他卻很少能在家吃頓熱湯熱飯,每次飯做好了,總是因為有病人沒有時間吃飯,等有了時間飯菜早涼透了,因為飲食不規律,年輕時就落下了胃病病根,這些年,雖然生活好了,有老伴、兒女的細心照顧,但每當勞累或者天氣變化的時候,胃病還時不時發作。
他的中醫診療技術遠近聞名,雖然他在一所農村的衛生所行醫,但不少城里人都聞名而來,人們口碑相傳的不只是他的醫術,還有他的醫德。很多慢性病治療時間較長,為了給病人省錢,他舍棄簡單方便但花錢多的西藥不用,轉而用簡單有效的民間中藥驗方,幾次下來,沒想到拖了幾年、久治難愈的慢病、疑難癥就解決了,周圍人老百姓都親切的叫他“草根大夫”。
他開普通藥方,花錢少卻治大病,不說大話打包票。趙自考每日坐診,來的都是病人,不管老少貧富一樣看待,很多病人找他就是沖著花錢少,治大病。很多慢性病,療程長,他喜歡選用簡單的中藥方,病人花錢少易接受。
老趙熱愛中醫,完全靠自學掌握了中醫理論技巧,至今還保留著10多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記著學習筆記和行醫資料。他與時俱進,學而不輟,桌子上擺著的《中醫科學》雜志,是他在基層衛生所和國內一流中醫專家與前沿信息保持聯系的平臺。桌上的筆記本電腦更是他的得力助手,每個病人、每個病歷都被他輸入電腦,細加對比,斟酌再三。中醫博大精深,老趙理論學習之外,更重實踐,他說真正感覺心里有了底,是在從醫25年之后。即使心里有底,老趙也從不頤使指氣,顧盼自傲,望聞問切,沒有半點馬虎。病人眼中的他氣定神閑而又平易親近。他從不向病人說過頭話、打包票,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先吃著試試看”。療效好不好,是病人自己的切身感受,不是醫生吹出來的,說大話,不科學,更不可取。
45年來,除了三年的學習,趙自考一步不曾離開這個衛生所,名氣大了,很多人勸他到城里去開診所可他卻說:“周圍群眾認可我,需要我,我天天在這兒,來就找到了,這多好!”
2010年以來,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他和他的三位同事承擔著轄區內三個自然村,共計2659位村民的公共衛生任務,兩年多來,他帶領衛生所同事們,走遍了三個村的角角落落,每家每戶,為每一位村民免費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居民健康檔案。走到哪就把和煦春風帶到哪,親切的話語,簡便的驗方,通俗的健康宣教,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務。
他務實的工作作風、良好的醫德醫風、過硬的醫療技術,為周圍的同事樹立了榜樣。在他的帶領下,南湖鎮西沈馬莊衛生所連年被評為“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在2007年被命名為“日照市中醫藥示范村衛生室”。出色的中醫工作業績、良好的道德風尚,使得他在2006年獲得“山東省優秀鄉村醫生”榮譽稱號,2009年獲得“山東省基層中醫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大醫精誠”,用在趙自考身上一點不過,他就是群眾身邊的好人,最美的鄉村醫生。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