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撒特教寫幸福
王培丁,女,1981年8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育園學校教師。15個寒暑易節在教師的生涯中并不算長,王培丁猶如一只辛勤的蜜蜂不斷耕耘,默默奉獻。用拳拳愛心撫育著智殘孩子的成長;用片片真情滋潤著的殘缺的心靈;用愛與責任,詮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內涵。

王培丁,女,1981年8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育園學校教師。
15個寒暑易節在教師的生涯中并不算長,王培丁猶如一只辛勤的蜜蜂不斷耕耘,默默奉獻。用拳拳愛心撫育著智殘孩子的成長;用片片真情滋潤著的殘缺的心靈;用愛與責任,詮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內涵。
面對命運的轉彎,她選擇了堅強,身殘志堅,奮勉自強,傾盡所愛,去陪伴、去守護那些和她一樣不幸的孩子們。
優秀的班主任
班級管理工作,傾注了王培丁所有的愛與責任。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安全,教室就是她的辦公室,課間給孩子們接好溫水,組織學生活動,有的孩子不會上廁所,她就統一帶領學生上廁所,每天放學后打掃教室衛生并且消毒。這些都是她每天的常規工作。
心懷責任,為不幸的孩子撐起一片天。班里的學生由于家庭的變故,面臨著失學,王培丁毅然決定自己接送孩子上學。“開學的那天看到孩子的爺爺駝著背艱難的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忍不住流淚了,我決心要幫幫這個困難的家庭”。這個信念支撐著她一做就是兩年,直到這個孩子畢業。
師愛無私,把母親一樣的溫暖留給每一名學生。班里一名學生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媽媽常年住在精神病醫院,爸爸精神也不正常,孩子經常吃不上早飯,一年到頭不洗澡,每天手和臉都是烏黑的,為了讓孩子過的體面一點,王培丁擔當起了母親的角色,經常給孩子買早飯,給孩子洗澡、理發,剪指甲。
任勞任怨,為家長分憂。班里經常會有學生大小便失禁,每次發生這樣的情況她都趕緊給孩子換上干凈的衣服,把臟衣服洗出來。王培丁說:“這樣做,孩子的父母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正是這種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王培丁連續被學校和槐蔭區政府評為優秀班主任。
孩子心靈的守護人
正當王培丁收獲身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時,命運給她開了一個黑色的玩笑。2009年她的右臂神經查出患有腫瘤,經常疼痛難忍,使她無法再擔任班主任工作。
“智障孩子的心智發展不健全,他們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經常會因為一點情緒問題自殘、哭泣等。看著孩子們這樣痛苦,家長們無助們無助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
忍著病痛的折磨,王培丁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心理知識,并在在2011年考取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四年間共為孩子做心理疏導600余次。
她說:“在我的心中每一名孩子都是天使,我要做這些天使心靈的守護者。”
最好的自己
“2012年我因腫瘤惡化做了右臂截肢手術,我的人生似乎進入了絕境,可是倔強的我告訴自己人生從來沒有絕境。”
一切從頭開始,為了能學會左手寫字,常常一個筆畫幾十遍,上百遍的練習。在每年的學校基本功比賽中均獲一等獎。
教師的本職是教學,她的身上永遠透著一股不認輸的勁頭, 備課、做課件、做課題,一樣都不允許自己落下,這些都需要比別人多付出幾倍、幾十倍的努力。
對于家庭她虧欠了很多,工作忙起來便帶著兒子一起到單位加班,丈夫也曾提醒她“有多久沒有陪兒子一起到公園玩了”。
永不停歇的腳步來自責任的動力,奉獻的情懷源于心底對學生的愛,她說:“人生沒有絕境,我要在人生的轉彎處繼續人生的精彩。”
一路走來,鮮花盛開,2013年研究報告《感統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獲山東省教科所一等獎,2014年課堂教學《認識時鐘》獲省一等獎,課件《認識時鐘》獲省一獎,2015年課堂教學《找規律》獲省二等獎,2015年微課《找規律》獲全國二等獎。曾榮獲槐蔭區優秀班主任。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