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公益 甘于奉獻
作為“呂明玉黨員服務隊”和文登愛心聯盟的成員,自2010年開始,姜銘利始終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諾言,先后參與百余次愛心活動,敬老院、貧困家庭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讓愛心如一粒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姜銘利:熱心公益 甘于奉獻 愛心路上不停歇



姜銘利,男,1965年5月出生,國網威海市文登區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二班班長。作為“呂明玉黨員服務隊”和文登愛心聯盟的成員,自2010年開始,姜銘利始終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諾言,先后參與百余次愛心活動,敬老院、貧困家庭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讓愛心如一粒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情牽敬老院
姜銘利每次去敬老院,敬老院的大爺大娘們都會站在門口張望著,等待他的到來,這種溫暖包裹著他,也支撐著他走過這些年的愛心之路。
4年前的端午節,單位組織員工到敬老院獻愛心,陪老人們過節,那是姜銘利第一次走進敬老院。在敬老院中,他感受到了什么是歡聚一堂、什么是其樂融融。從那時開始,愛心漸漸萌芽,他也成了敬老院的常客。
在和老人們相處的過程中,姜銘利了解到,這些老人平日里都很寂寞,非常盼望有人時常過來坐坐,陪他們說說話。于是,他和同伴們商定,以后的每個周末,不管多忙,都要抽出一天時間來這里看望老人,順帶為老人們包上一頓可口的餃子。
這一堅持,就是4年。姜銘利和同事、朋友一起,為老人們送花、送水果,陪老人聊天、下棋,為老人義診、查體,幫老人梳頭、擦門窗、包餃子,4年里從未間斷。姜銘利說:“雖然每一次的愛心行動微不足道,但看著老人們幸福的笑容,我心里也裝滿了感動。”
救助病殘青年
“姜叔叔是我們家的大恩人,我們終生感謝他。”這是不善言辭的房軍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提起姜銘利,飽受病痛折磨的房軍偉就會露出開心笑容。
近日,姜銘利再次來到房軍偉家中,送去慰問品,為房軍偉一家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自兩年前房軍偉發生意外后,姜銘利陸續來看望房軍偉數十次。
房軍偉一家住在埠口管委會下冷家村,房軍偉的父親房德聚多年前因腦血栓導致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2012年,18歲的房軍偉外出打工時,右腿被極速運轉的皮帶甩飛,手術接合后卻因無錢繼續醫治回家靜養。躺在床上父子只得由房軍偉的母親照顧。不料,房軍偉的母親外出取藥時,遭遇車禍被撞成“植物人”。一家三口就此陷入絕境,日常生活起居只能靠親戚鄰居輪番照料。
得知情況后,姜銘利打聽到地址,來到了房軍偉家,將2000元送到他手中。當看到房軍偉受傷的腿開始潰爛時,姜銘利幫忙聯系醫院專家并自備車輛擔架,將房軍偉接到文登整骨醫院治療。經過專家會診,房軍偉需進行四期手術,才能徹底使斷骨愈合,保住右腿。一期手術需要花費5萬余元,姜銘利除自己捐助8300元外,還和同事四處為他募捐,發動熱會愛心人士為他捐款。共籌得善款3.5萬元,湊夠了手術費。一期手術順利完成,恢復良好。
姜銘利的愛人和女兒也加入到了獻愛心的行列中。最終姜銘利舉全家之力,拿出3.5萬元,為房軍偉湊夠了手術費。
善舉帶動身邊人
幾年來,姜銘利的所作所為被家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大力支持他在公益路上疾速前行的同時,妻子女兒也投身于公益行動當中。在愛心接力的路上,姜銘利不遺余力,身體力行地感染著身邊人,帶動著更多人投身公益事業。在姜銘利的帶動下,文登區供電公司運檢部成立了“善小·海葵服務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助人為樂的隊伍。
2005年1月7日,元旦節剛過,他與妻子及同事來到文登中心醫院,將5000余元捐款送到王楠父母手中,并詳細詢問了王楠近期病情及治療情況,鼓勵王楠鼓起生活的勇氣,努力戰勝病魔,爭取早日重返校園,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那日,已纏綿病榻5個多月的王楠母女幾度感動的流下熱淚。張家產鎮永福殷家村殷曉忠,因車禍導致高位截癱,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是姜銘利,帶領運維檢修部的志愿者們定期到他家中幫助干些農活,考慮到老父親獨自照顧曉忠,用大鍋做飯不方便,大伙兒湊錢為他們添置了一套液化氣鍋灶。開發區柏果樹村于佳秀三歲失去母親后父親離家出走,七年來和年近七旬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靠著爺爺每天起早貪黑地做清潔工,維持著基本生活。老姜和同事們得知這一情況被感動了,一到周末,便來到老漢家收拾衛生并自發捐助錢物,為老漢一家改善生活,做一頓愛心午餐,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并義務改造老漢家中帶隱患線路。小佳秀和爺爺奶奶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君悅干果店店主的兒子患了白血病,姜銘利又發動親戚朋友同事們到干果店以愛的名義高價買下一包包干果,送去愛心與溫暖。
堅定執著,不言放棄。4年來,姜銘利和家人、同事們用至真至善的愛心,用無私無畏的行動,換回受助者臉上難得的笑容。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讓愛成為習慣,把關愛傾灑向所有需要幫助的心靈。”姜銘利說,這是他2015年的愿望,他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把愛心傳遞到需要溫暖的地方。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