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而奔跑
程初,男,39歲,淄博市周村區王村中心衛生院主治醫師,曾入選“淄博好人榜”。2015年6月11日,程初順利采集捐獻了210ml造血干細胞懸液,由省紅十字志愿者在第一時間送往天津,為受捐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程初,男,39歲,淄博市周村區王村中心衛生院主治醫師,曾入選“淄博好人榜”。2015年6月11日,程初順利采集捐獻了210ml造血干細胞懸液,由省紅十字志愿者在第一時間送往天津,為受捐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他曾多次獲評淄博市衛生技術崗位能手,多次獲得周村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說起2015年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初衷,他靦腆地說:“當初也沒想這么多,只是自己參加了這么多次無償獻血,自己又是從事救死扶傷的事業,對捐獻干細胞的過程和弊端了如指掌,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這個過程我‘熟’”。輕描淡寫的話語之中,是灑脫,但更多的是給予他人生命希望的真誠。
他是一名無償獻血志愿者,四本獻血證記錄了他的十次無償獻血經歷。記得還是在淄博衛校上學的時候,他便第一次參加了無償獻血。分配工作以后,他更是數次參加無償獻血。就在2012年6月的一天,一次不經意的路過,讓他成為了周村區第三例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的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從此他與紅十字會的緣也愈結愈深。
就在捐獻血樣3年后的2014年12月底,程初接到了周村區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被告知他的造血干細胞初配成功,詢問他是否愿意進行高分辨檢測時,他不假思索的說道:“只要配對成功,愿意捐獻”。一月之后,他來到周村區人民醫院再一次采取了血樣,接受了與患者進行血樣的高分辨檢測配型實驗,并簽署了《高分辨檢測知情同意書》。在耐心等待了兩個多月后,20015年3月初,消息終于傳來,高配相合,可以進入健康體檢。3月中旬在周村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淄博市中心醫院進行了健康體檢,各項指標符合規定,可以進行捐獻。從知道結果的那一刻,他就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在健康狀態。
程初能夠順利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除了一顆愛心和勇氣外,也離不開家人、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與鼓勵。當得知配對成功的消息后,他的妻子和女兒給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并幫助做岳父母親的思想工作,得到了老人的支持。妻子在送他住院時說,配對成功的概率只有幾萬分子一,你能配上是一種緣份,比中了彩票還要幸運,才上中學的女兒也一直為爸爸加油鼓勁。
2015年6月5日,作為周村區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三人的程初,按計劃入住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經過四天動員劑注射后,于11日順利采集了210ml造血干細胞懸液,拿著還帶著體溫的造血干細胞,程初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之后造血干細胞由省紅十字志愿者在第一時間送往天津,為受捐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程初,作為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于家庭,他是一位尊老愛幼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于單位,他是兢兢業業、二十年如一日的老黃牛;于同事,他是勤勞簡樸、關心他人的好伙伴;于社會,他是樂于奉獻的好公民,他拾金不昧尋找失主,將價值5000余元的金手鏈和價值1000余元的手機主動交還到失主手中;工作中,視患者如親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解除患者病痛,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中風、冠心病、關節炎、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效果顯著。作為淄博市120急救中心王村急救點的一名醫生,上百次參加急診救援,挽救了數人的生命。
術后不久,程初顧不上休息,就返回了工作崗位,滿腔熱情的投入到工作中。他克服身體的疲憊,為20余天沒有上班而耽誤治療的患者精心治療,使他們盡快解除病痛。
自捐獻造血干細胞成功后,程初對社會公益事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他開始關心公益,支持公益,經常積極主動的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主動幫助周圍生活困難的群眾解決難題,為他們捐款捐物。有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經歷,程初變得更加成熟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隊伍中,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他是周村區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三人,為他人生命的希望而奔跑,也為之后接棒的志愿者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現在的他,回想起當初的事情,許多的細節已經變得模糊不清,用他的話說就是:“這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正是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話,卻能美的開出花來。要有多大的胸懷和灑脫,才能讓如此感動人心的事情變得如此地簡單。當代的英雄不需要奮勇殺敵,當代的巨人不需要拯救世界,只需一個溫暖人心的舉動,就能換回一個生的希望,正是他的普通成就了他的無私。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