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希忠,男,1962年出生,樂陵市躍馬河路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班組長。
他秉承“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奉獻精神,模范履行職責,為凈化市容、美化棗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3年、2014年連續被評為樂陵市“城市美容師”,2015年被評為德州市“最美環衛工人”。
選擇了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
2007年4月,在眾多的工作選擇中,他選擇了“馬路天使”,從此,“與苦、臟同伴,與假日無緣”,這也是千萬個環衛工人的真實寫照。起初他非常不情愿,覺得一個大男人在大街上掃地,不但成天與垃圾打交道又臟又臭,而且天天要起早摸黑,工資待遇又低,碰到熟人總覺得低人一等,因此上班時總是把帽子壓的很低,從不敢正眼看人。但他父親卻安慰說,掃馬路有什么丟人下等,哪樣工作不得有人去做,只要自已看得起自已,又不是去偷去搶,能做好才是本事。父親簡單樸素的話讓他覺得有道理,于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好。
哪里苦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既然社會需要環衛工人,我就要樂意干好這一行。如果嫌臟,你不干,我不干,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賈希忠說。他所在班組,道路干線長,一邊是躍馬河,一邊是學校和重多商戶,流動攤點也非常多,道路窄,車流大,清掃保潔難度大,工作量也大,并且非常危險。可他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總是堅持天天起早貪黑,帶領班組成員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不管寒冬臘月,還是三伏酷暑;不管上級領導視察,還是市容檢查;為了城市的干凈,一直和班組工人戰斗在一線,道路清掃衛生始終做到四個一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節日和平常一個樣、主道和輔路一個樣、下雨和晴天一個樣。同時,他還自費研制和改進保潔工具,經他研制和改進的杷子、杈、鏟刀、夾子等在環衛處各保潔隊和突擊隊進行推廣和使用,受到環衛處嘉獎。
他不但工作勤勤懇懇,還是一個有情組長,有些職工在工作中有時情緒不穩定,他主動找其談心,關心她們的生活,就象對待自己的親兄妹一樣,班組的每一位職工都很敬佩他。
生活中的好心人、熱心人
2011年11月8日,在清理綠化帶垃圾時,發現一個被遺棄的皮包,里面有一本營業執照、兩張身份證、現金、多張銀行卡及其他證件,他沒被金錢所誘惑反而焦急地聯系失主,當失主拿出兩百元作為酬謝,他當面謝絕了,并說:“舉手之勞,這是我們環衛工人應該做的。”
2015年5月23日,一中年婦女在他的路段徘徊,他詢問得知她的電動車壞了又未帶錢,正一籌莫展,他為她出錢修車,她又不肯,他只好用三輪車將她送到車站附近的親戚家,第二天中年婦女來到環衛處向領導說明來意并深表感謝。
2015年8月30日,一封來自郵政退休職工田秀榮的感謝信送到環衛處:29日的一場傾盆大雨,瞬間將得過腦梗還未康復步履蹣跚的田秀榮淋得驚惶失措,恰處于此路段的賈希忠二話未說披上雨衣將其安全送到家中。
2015年10月1日下午四點半多下班回家,當行至振興路與挺進路交叉路口時,發現一輛自東向西滿載空心磚的大貨車,在挺進路上一路拋灑,此時該路段的保潔員也已下班,他想這會影響交通和保潔,便毅然放下車子撿拾磚頭,一直到匯源路口,六點多鐘才撿完。
他不僅是別人眼中的“好人”,也會妻子心目中的“好丈夫”。2012年年初,妻子董桂蘭突患腦血栓,臥病在床。他便一邊工作一邊細心照料妻子,并積極幫助妻子鍛煉身體。現在妻子的身體已經基本恢復。“我能夠恢復的這么好,這都多虧了俺老頭子啊!”說起自己的老頭子董桂蘭甚是感動。
賈希忠沒有傳奇的故事,更沒有英雄壯舉,他那辛勤不止的勞動,那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身體力行地譜寫著自己的人生,叫響了“城市美容師”的稱號!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