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媳十年照顧癱瘓婆婆
2001年,王希芳與蓋劉村的蓋元華結婚。剛過門時,婆婆就因腦梗塞后遺癥行動不便,但生活能夠勉強自理。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在女兒出生不到一百天的時候,蓋元華遭遇車禍,婆婆也因著急過度舊病復發癱瘓在床。
好兒媳十年貼心照顧癱瘓婆婆

王希芳,女,1972年出生,濱州市惠民縣麻店鎮蓋劉村村民,連續12年擔任村計生專干、村委委員,現就職于麻店鎮衛生院。
2001年,王希芳與蓋劉村的蓋元華結婚。剛過門時,婆婆就因腦梗塞后遺癥行動不便,但生活能夠勉強自理。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在女兒出生不到一百天的時候,蓋元華遭遇車禍,婆婆也因著急過度舊病復發癱瘓在床。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王希芳沒有畏縮,而是選擇堅強地面對,她默默告訴自己:“要挺住,要堅強,一切都會過去的。”每天早上,給孩子喂完奶、給婆婆輸完液,她就急急忙忙趕去醫院照顧丈夫,晚上再回到家陪伴婆婆和孩子,期間還要為住院治療費用四處籌錢。40天后,蓋元華康復出院,婆婆的病情也因為得到了及時治療有所好轉。悉心照顧婆婆的王希芳買來輪椅,天氣好的時候就推著婆婆去散心,她對婆婆說:“您不用著急自己的身體,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您雖沒有閨女,我會像親閨女一樣孝順您。”老人聽后臉上樂開了花。
結婚十幾年來,王希芳就沒和公婆紅過一次臉,她一心一意服侍婆婆,不怕臟不怕累,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婆婆因行動不便、活動量少而出現麻痹性腸梗阻住院時,她一天24小時侍奉老人。平時,為了讓婆婆躺的更舒服一些,每隔2小時就為婆婆翻一次身,隔1小時按摩一次腿,喂水、漱口......晝夜如此。婆婆患有便秘,七八天才解一次大便,通便導瀉的藥用了個遍,收效甚微。她每天都會堅持給婆婆按摩腹部以增加腸蠕動,當婆婆實在解不出大便時,她會給老人灌腸導瀉,然后用手一點一點幫老人摳出便秘物,并用溫水將老人身體擦洗干凈。婆婆飲食需要少食多餐,她自己省吃儉用,為老人準備營養豐富的飯菜,每天用白蘿卜、油菜、菠菜熬湯,頓頓不重樣,盡量讓老人吃得舒心。生病的人難免會亂發脾氣,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她也讓婆婆隨著性子來,不讓老人生氣,村里人都說她把老人寵得像個孩子。
“家里這么困難,她還這么貼心照顧我們,真的不容易。”對于王希芳,婆婆稱贊有加。
有人問王希芳為啥對婆婆這樣好?淳樸善良的她說:“父母為子女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的,疾病我代替不了,但我會盡力讓婆婆舒心些,少遭點兒罪。”百善孝為先,王希芳無微不至侍奉著癱瘓的婆婆,用孝心踐行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美德,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