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背影詮釋醫者大愛
高偉從事急診工作20年來,各種各樣的院前急救都要處理,除了心臟病,往往還有危重傷,危急時刻,總是親自背負患者,這么多年來,背了多少患者自己都數不清了,他留下的“最美背影”詮釋著醫者大愛。
“最美背影”詮釋醫者大愛


搬抬患者

出診

出診

回訪

回訪

病情討論

危急中的一背

治療

治療
高偉,男,1978年2月出生,榮成市石島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高偉從事急診工作20年來,各種各樣的院前急救都要處理,除了心臟病,往往還有危重傷,危急時刻,總是親自背負患者,這么多年來,背了多少患者自己都數不清了,他留下的“最美背影”詮釋著醫者大愛。
2016年5月13日,年屆六旬家住斥山鳳凰湖的梁老漢,突發心臟病,胸痛心慌嚴重,不得已急呼120急救車就診。但是當120車到達現場后發現這里樓梯很窄而且患者家住6樓,擔架車和樓道椅在這里根本無法施展,這給搬運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更要命的是病人只有一個同樣年屆六旬的女性家屬,怎么辦?這邊病人急性冠脈綜合癥心律失常隨時可能有心跳驟停的危險,那邊這種病又不允許病人自行走動搬動困難重重。這時候高偉憑著過硬的專業素質迅速給予患者必要的緊急救助,穩定患者病情,一邊快速判斷如何盡快給病人轉送到醫院。
本著一切為了患者有利的原則,高偉迅速與患者進行溝通,最快的方法就是將患者背下去,這時候患者說自己體重很重而且覺得這樣做很不好意思。在高偉的堅持下這個體重150斤的患者被他用2分鐘的時間從6樓安全背下,這大大縮短了轉運的時間,而高偉并沒有告訴患者,他經常背和抬病人曾經多次腰扭傷并伴有一節腰椎間盤突出。隨后的過程高偉和護士以及司機用最短的時間把病人接送到醫院,在醫院急診搶救室對病人進行了進一步的處理,并安全把病人送到心內科病房進行住院治療。
幾年前,一輛拉水的大車車禍導致駕駛室嚴重變形,駕駛員被擠,那天正是大雨、天黑,由于報警人沒有描述病人被卡,救護車到達現場后才發現自己沒有帶雨具。那是一個胸部閉合損傷液氣胸的病人,到達時病人已經嚴重憋氣意識恍惚,反復復述自己不行了不行了。高偉一邊不斷地鼓勵患者一邊和護士進行基本的搶救,吸氧、輸液、為患者進行胸部支撐,就這樣他們一手舉著吊瓶一手扶著患者在雨里站了40分鐘,直到消防車到來把患者解救出來護送到醫院,這時高偉二人早已渾身濕透,寒戰不止,而且回來才發現高偉自己胳膊在救助時不知怎么劃破了,需縫合兩針!可是這時還不能處理自己的傷情,這個病人到達醫院已經快要呼吸循環衰竭,高偉需要迅速和專科對病人進行進一步處理,好消息是這個病人在進行胸腔穿刺排氣引流等一系列處理后病情逐步穩定,他們硬生生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并在接近一個月后順利出院。
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還有一次一輛平頭車車禍栽倒在流水的橋下面,車輛變形嚴重,巧的是車頭正好滿滿的塞住小橋,幾近天黑,那是一個5米的深溝,現場的人都不敢過去貿然施救。高偉和護士隨救護車到達現場后,毅然下到深溝,冒著橋面受損可能不穩定的危險,鉆到變形的駕駛室,一步一步用了20分鐘將患者從駕駛室拉了出來,現場叫好聲不斷,自己卻成了黑人。
在急診室,這樣的事情再平常不過。人們喜歡鍛煉,喜歡登山,尤其喜歡探險類的登山。5年前在石島東部朝陽山,外地遷來的老兩口晨練,不慎在山上跌入10米深的山溝,腦出血,神志不清。這是一個來回需要徒步2.5小時的山程,高偉和護士爬入深溝在警察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把病人抬上來,在盛夏,參與救援的每一個人都是汗流浹背,在抬下山的時候個個都累得無力說話,遺憾的是在住院兩天后仍沒有能留住患者的生命,但是家屬卻給他們送來了感謝信。一年秋天,近入冬,在槎山的最高峰,一名驢友不慎摔入山谷,造成腰椎骨折、股骨骨折。這是最具挑戰的一次,由于天黑而且不能定位出事的具體地點,光是找這個病人就花了差不多3個小時。槎山的險,第一次見識。高偉以及護士是借用消防員的安全繩,一點一點爬上去的。現場檢查、固定、初步治療,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他們輪流抬著這個患者,從海拔幾百米的槎山往下挪。入冬的風,刺骨,他們每個人卻都忘了冷。晚10點半他們抬著病人順利下了山,迎面碰到了從煙臺專程趕過來的專業救助隊。
在石島,有一種特殊的出診,叫“海診”,就是漁船遇險船員受傷后進行的海上醫療救助。在急診,這每年都會接診幾十次。海上,這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高偉和他的同事們也都是標準的旱鴨子。可是,患者需要就是命令,有的時候他們是隨北海救,有的時候甚至是隨漁船,無一例外的,高偉都經歷過。每次出診這個旱鴨子都要提前吃暈船藥,可是卻不是每次都管用,最長的時候在海上漂了3天,吃不下飯,嘔吐膽汁,病人卻沒耽誤救助。
這都是高偉在院前急救進行的點點滴滴。在院內,他是一個認真且盡責的人,在他處理的每一名病人身上都有體現,普通的、危重的、三無的。每一名醫生都視患者為親人,這在高偉身上猶能體現,他的患者滿意度很高,每一年都會有數次因為患者沒帶錢或者錢不夠而自掏腰包,也會為三無的病人買飯、買車票,這用他的話來說,不是個事。醫院,尤其是急診室,每天看慣生死,曾有幾次看見他在努力搶救病人后卻仍未能挽救,而背著家屬和同事悄悄擦眼淚。這對這個有著近20年看慣生死離別經歷的他來說,顯得那么不專業。
工作之外,經他治療的一些老患者有什么問題就愛找他,電話里能解決的,他就在電話里說,電話里不能解決的,他就跑到患者家里去看,熱情直接,從不推諉。這在這個醫患關系緊張的時代難能可貴。有一次一個癌癥晚期垂危的病人需要每天肌注嗎啡,這可是毒麻藥品,屬于國家嚴密管制的藥,普通人根本不能開出來。按照程序,病人要用這個藥需要病人本人到醫院里去證明才能開具,可是家屬卻說病人垂危實在不好搬動,怎么辦?不給開?對,按程序走即可,你不能證明我就不能給你開,可是他卻自己驅車20公里跑到病人家里去眼見為實后,回來就給開。
一個好人,務必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一次接診,一個醉漢正瘋狂的對一名女性用石頭砸其頭部,現場血腥,警察未到,無人敢靠前,他是第一個上去阻止的人。也有在急診室有人拿著砍刀追砍另外一個人,按說這不是醫生的責任,可是,他都能上前勸阻。他是一個有仁心的人。
責任編輯:王琳








